《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編制工作簡況
來源:DVBCN數字電視中文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4-23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數字音頻編碼技術是電子行業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它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產業關聯度大,屬國家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技術可在與聲音存儲和傳輸相關的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些領域包括數字電視廣播、數字音頻廣播、數字音視頻光盤、電視節目和電影資料的數字儲存、音視頻節目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中的存儲和傳送等。中國是該領域內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但由于在核心編碼技術上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市場均受制于國外企業和標準組織。因此,強化音頻編解碼核心技術的自主開發,制定采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的行業標準,對于增強我國音視頻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音視頻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標準在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DRA數字音頻編碼技術的基礎上制定。2004年6月,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協調下,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由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資、游余立博士以其自主研發的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技術入股共同成立;并于同年匯入游余立博士之前在中山正音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取得的技術成果之后形成了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技術。
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由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組織對該技術進行了4輪主觀評價測試,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在測試后根據廣播電視規劃院的意見對DRA技術進行了數次改進。
廣東省政府為了組織和推動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的標準申報和產業化工作,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長為組長、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和省發改委副主任為副組長的廣東省數字音頻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發改委、經貿委、科技廳、信息產業廳、文化廳、國資委、廣電局、質監局、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和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公司等10多個部門和企業。2005年9月,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承擔了由廣東省信息產業廳下達的《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的編制任務,由游余立博士負責主要的起草工作,并于2005年11月通過了有關審查。
2005年12月,為滿足廣東省數字家庭行動計劃的需要,“廣東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將該技術規范作為廣東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技術標準之一。同時,廣東省數字音頻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啟動了將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起草的《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申報國家有關標準的工作。2005年12月,廣東省政府邀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在廣州主持召開了標準意見征求會,共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的10名專家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對該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科學性、合理性、完整性進行了深入討論,并提出了相關意見。根據會議意見,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對該標準做了進一步的修改。2006年1月由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將修改后的標準文本呈送信息產業部科技司。
2006年6月,中國華錄集團加入了《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報批稿的編寫工作,對部分內容作了調整和修改。經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做了最終的修改后,于2006年8月形成報批稿。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