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小商販合法身份 中國擬新規提高馬路就業率
來源:新華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28 10:44:0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是不是以后城管來了,我就不用跑了?”談到正在征求意見的《個體工商戶條例(征求意見稿)》,在北京長椿街路口擺地攤的王蓮芬一邊問一邊警惕地四處張望,時刻準備著在城管出現時能及時“撤退”。
54歲的王蓮芬來自湖南永州,來北京投靠女兒的她每天下午5時都會拎一個布袋,到長椿街一帶擺地攤,賺錢補貼家用??抠u發飾、耳墜、手鏈一類的小飾品,她每個月能賺兩三百元。
“如果碰到城管來檢查,我當天不僅賺不到錢,可能還會被罰款或沒收東西。”王蓮芬說,為防城管突擊檢查,她特制了一個“布袋”——攤開是一塊布,用來擺放商品,兩邊各有一根繩子,遇有風吹草動一拉繩子就能打包“撤退”。
在北京和中國其他城市都有城管。他們通常在城市巡邏,確保城市街道的整潔、維護公共秩序,而治理沒有營業執照的路邊攤販更是其職責中的重要一項。
像王蓮芬這樣的街邊擺攤族大都是進城農民以及城鎮低收入者,由于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他們無法辦理營業執照。長期以來,街頭商販與城管工作人員之間的“貓鼠游戲”似乎已成為中國城市一道獨特的苦澀風景。
為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保護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規范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行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1日發布《個體工商戶條例(征求意見稿)》,于8月28日前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規定,無固定經營場所的攤販,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的,登記事項不包括經營場所,并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或者允許的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依照此規定,廣泛分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流動商販將被給予合法身份,納入中國個體工商戶的隊伍。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認為,國家欲給小商販合法身份,主要目的是擴大就業,緩解就業壓力,讓他們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同時享有尊嚴。“中國的道路太‘干凈’,應該提高‘馬路就業率’。”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很大沖擊,一些地方出現了經濟發展放緩、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崗位減少等現象。雖然目前中國經濟正企穩回升,但正如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所說:“離增加就業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當前就業仍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上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穩定就業局勢,促進就業增長,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