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項目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10-27 18:25:2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我國的3500萬建筑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勞動群體,但總的來講,他們的勞動環境和安全水平還不盡如人意。據統計,我國建筑業的死亡率是所有工業部門中僅次于采礦業的最危險的行業。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業從業人員以及全社會都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做為建筑業企業,應認真研究建筑業安全管理的歷史和現狀,樹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業管理規律和項目管理特點的安全管理模式,為最大限度的減少或杜絕安全事故而努力。
1、建筑業項目安全管理的現狀
建筑業的安全事故絕大部分發生在施工現場,可以說,施工項目是事故發生的發源地,當然,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因為安全事故的存在而減少或停止工程項目的建設,但是,我們必須對我們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滿足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否符合項目管理的特點、是否滿足國家和行業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認真分析,從而,達到改進或更新項目安全管理模式。
1.1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據安全系統論的觀點,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四點: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物(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環境---不良的生產環境會對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產生負面的影響;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直接的因素,因為管理對人、物和環境都會產生作用和影響。
由此看來,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證良好的施工環境,保證人和物的安全狀態,這些都需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過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運行來達到目的。
1.2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建筑業企業的項目安全管理是通過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來實施的,安全管理人員與施工管理人員屬不同的崗位,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被認為的隔斷開來,施工進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員調配、物(設備)的狀態管理等與安全由直接關系的要素,因為安全與施工管理崗位的不同而人為的割裂,對施工管理人員的考核與安全指標、安全職責掛鉤較少,甚至不掛鉤。安全管理人員由于管理職位與其它人員的等同或較低,造成了安全管理指令不暢通,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及時。安全管理資源嚴重浪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如項目總工、專業工程師或施工員、設備管理員等,他們都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識和能力,同時,也都具有安全管理的職責和義務,但在目前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下,這些安全管理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因此,目前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必須進行改進或重建。
2、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
什么是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應該是符合項目管理規律、有效整合安全管理資源、程序化、標準化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它還應該符合國家和行業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規的要求,符合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杜絕安全管理事故的目的要求。
2.1新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理論和法律依據
2.1.1理論依據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既是安全生產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安全管理模式,都必須堅持這個原則。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從組織、流程到方法都應該體現這個原則。
(2)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因此,做為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對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生產方法的安全性進行事先評估和過程控制,確保生產安全。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必須防止把安全管理與施工生產分開管理的誤區。
(3)全員參與的原則。
安全是全體人員的安全,由于安全管理工作涉及人的安全行為,其中還包括人的自我防護意識和素質,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安全管理人員的事,它應該是全體相關人員都必須重視和參與的大事。
2.1.2法律依據
(1)《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法》的實施為我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對違背安全管理的行為提出了處罰措施?!窗踩a法〉明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并自始至終貫徹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建筑法〉是規范我國建筑市場的第一個法律文件,其中,對建筑業企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總承包企業承擔起安全管理的責任,把所有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納入到統一管理中。
3.新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特點
3.1具有新的項目安全管理理念:
建筑業做為一個傳統的產業部門,許多相關人員對于安全生產和事故預防的錯誤觀念由來已久,由于大量的事件或者錯誤操作并未導致傷害或者財產損失事故,而且,同一誘因導致的事故后果差異很大,不少人認為建筑安全事故完全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建立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首先要更新項目安全管理的理念,這個理念就是“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在此基礎上,要堅定“安全事故為零”的管理目的和管理目標。
3.2以新的安全文化為核心
安全管理是全員全過程的管理,因此,安全文化應該是全員文化。塑造新的安全文化就是要培育全員安全文化。全員管理不僅包括總承包管理人員、分包管理人員和全體工人,還應包括業主、設計、監理及社會相關方。
作為總承包方,要積極調動和發揮相關各方安全管理的推動和監督作用,使安全管理成為壓倒一切的工作。當然,首先要充分調動本單位全員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塑造全員安全文化。只有塑造起全員安全文化,才能營造安全生產的氛圍,保障人員安全。全員安全文化是新的項目安全模式的核心。
3.3實現了四個轉變
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與傳統的項目安全模式相比,有四個轉變,分別是:變單純的安全專業人員的崗位安全管理為全員參加的體系安全管理;變單純的安全管理為安全管理與進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緊密結合的綜合管理;變以點為主的間斷的、靜止的管理為線面結合的、連續的、動態的管理;變并行的安全與生產兩條線為安全與生產緊密結合的安全生產一條線。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