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產業應最大限度避免同質化競爭
來源:電子網 作者:Ann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11-19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在南京軟博會開幕之際,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江蘇省信息產業廳廳長謝正義向媒體通報近年來江蘇省軟件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在之后的記者提問環節,媒體紛紛把關注點聚焦在“江蘇省如何應對來自省內乃至全國軟件產業的競爭,如何避免同質化的惡性競爭,實現差異化發展”上。
的確,如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有效的競爭,實現差異化發展,是江蘇軟件產業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是全國軟件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眾所周知,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現代制造業的靈魂,軟件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個地區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全國許多省市目前都在發展軟件產業,深圳、成都、武漢、大連等城市都在依托自身優勢發展軟件產業,并已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產業特點。競爭是客觀存在的,而且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其實,軟件產業的競爭不會僅局限在一省之內,或者是一國之內,它的競爭是國際性的、全球性的。軟件產業與制造業不同,只有人才流、信息流,沒有物流。正如謝正義廳長所說:“世界是平的,我們建造一個網絡可以跟世界任何地方進行共享,進行軟件產品交換。正因為如此,軟件產業的競爭不是一個城市內這個園區與那個園區的競爭,也不是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的競爭,而是一個地方跟全球軟件產業的競爭。”
事實上,競爭并非壞事。只有競爭,才能促進軟件產業的大發展;只有競爭,軟件企業才能有活力。競爭如同大浪淘沙,可以去偽存真,只有通過充分競爭,才能促使企業更加強大。但是,對競爭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要引起充分重視,必需千方百計地去克服。
首先,要實施差異化定位,減少同質化競爭。以江蘇省發展軟件產業為例:南京全力打造成中國軟件名城,形成電力通信等行業應用軟件產業集群;蘇州制造業比較發達,重點發展嵌入式軟件;無錫集成電路發展較好,主攻集成電路設計;在揚州等其他城市,主要發展以服務為中心的服務產業。這些城市在發展軟件產業過程中,由于實行了差異化定位,促進了江蘇軟件產業和諧發展。
其次,政府要加強引導,提供公共服務平臺。軟件企業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業,需要大量的公共服務平臺作支撐,這種平臺品種比較多,同時建造價格比較高,單個園區或企業是建不起的。所以各省市要集中力量來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為所有的軟件企業提供服務,減少平臺方面的重復建設。
最后,就是要防止惡性競爭,特別是防止軟件人才流動方面的惡性競爭。軟件產業是一個人才流動性比較大的產業,流動率超過了30%。人才流動,是一個必然的現象,但是,這種流動忽略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據了解,在江蘇省出臺的《江蘇省軟件產業促進條例》中,就有兩條是針對人才流動的:一是流動性人員要與原來的企業簽訂一些禁止性的條款,恪守產權保護的責任和義務。二是讓軟件行業協會針對軟件人才的流動,制定一些規范性的條款。人才可以合理流動,但是不能把一個企業的商業秘密帶到另一個企業去。軟件產業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只有解決了人才流動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