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鄭羌先生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yrael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1-02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在BIRTV2010展會上,《現代電視技術》采訪了捷成世紀股份有限公司的鄭羌先生,就三網融合及其給廣電帶來的影響進行了交流。
《現代電視技術》:首先祝賀貴公司的“面向三屏互動的網絡電視業務支撐平臺”在本屆BIRTV中獲得了產品大獎,請您介紹一下這個產品的特點?
鄭羌:非常感謝各位專家評委給了我們捷成世紀這么高的榮譽,作為網絡電視業務的支撐平臺,我們產品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它具有統一的內容服務平臺,能夠實現三屏內容的統一加工、編排、審核、轉碼、分發和發布。
第二點,支持三屏(電視、電腦、手機)的發布及互動,實現了多屏內容的統一生成與管理。
第三點是全程采用H.264。作為視頻的中間存儲格式,全部采用H.264編碼方式存儲、加工、審核等,大大減少對帶寬、存儲系統的要求;基于H.264的碼流剪輯軟件,實現了對H.264節目的快速剪輯,快速生成,降低了生成需要的時間,以及生成帶來的質量損失。再就是采用低成本的NAS或者IPSAN,摒棄了傳統廣電動輒光纖網、光纖盤陣、磁帶庫備份等昂貴設備,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
第四點是開發了基于3G網絡和互聯網的新聞報料平臺。提供了基于3G網絡和互聯網兩種方式的新聞報料服務。用戶可以在任意時刻快速地通過報料平臺完成新聞報料和新聞素材(照片和自拍視頻)的上傳,使全民記者的愿望成為可能。
最后一點就是具備網絡電視所必須的安全監控平臺。基于捷成在相關領域的大量經驗,幫助客戶構建安全的網絡電視臺。包括了視音頻專業設備及信號的監控、視音頻IP流的監控、綜合網管等等。
《現代電視技術》:最近,在廣電業內三網融合成為了一個熱點,對于廣電行業的意義十分深遠,請問貴公司在這方面有什么對策和規劃?
鄭羌:三網融合政策對廣電行業意義重大,捷成世紀對國家的政策也作出了積極的響應,力求從政府關系、市場、銷售、標準化到研發建立整體對應的體系框架。
捷成世紀各業務部門完成對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形成各自的任務規劃,并成立新媒體事業部,專職負責相關業務。同時由其他各部門核心人員組成專項組,制定公司層面與三網融合業務相關的工作計劃,指導并協調與新媒體融合業務部相關的具體事務。
總之是要充分利用項目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從計劃、指導、實施到控制,深入挖掘三網融合內在價值,以期最終形成整體效應,產生1+1>2的效果。
《現代電視技術》:您如何看待我國三網融合的前景?您認為以后的趨勢將會是怎樣的?
鄭羌:目前我們對三網融合有以下基本認識:
三網融合的趨勢:三網融合是長期的發展過程,是波浪形前進的,必然是有高潮也有低谷,但發展趨勢在可預見的幾年內依然是整體向上的。
三網融合的應用:三網融合并不是完全的新生事物,短時間內難以產生全新的殺手級應用,而且關鍵的是也不需要產生殺手級應用。
三網融合的技術:三網是融合,而不是合一。融合的是業務,而不是網絡。技術層面的融合是以IP協議簇為核心,Anything over IP,實質是Internet一統天下。
三網融合中的資本:三網融合會伴隨著重大的金融事件,兼并重組、資產證券化、股權贖買等都可以看到資本的身影出沒其中。
廣電面對三網融合是從源端、網端、終端全面變化,最終導致最終全程全網的變化,從而實現“小網變大網,單向變雙向,模擬變數字,看電視變用電視”的轉變。
源端方面:未來源端即內容提供端考慮的重點是在傳輸透明化的基礎上實現與終端的互動,直接掌握終端;構建從內容起點到終點的完整系統,建立資源中心、電子商務中心以實現對無數最終用戶的直接管理和控制;以內容的組織、展示、交易、交換和應用為核心;為大范圍海量內容交易、交換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基礎平臺;實現臺端與終端的雙向映射和雙向互控,具有變化的動態跟蹤能力、統一的管理能力以及統一的結構;將傳統的檢索、管理工作從人工為主轉向了以基于算法的機器計算為主;充分體現內容的資產特性,使傳統的單向制作播出體系逐步演變為由內容提供商、中介代理商、增值服務商、最終消費者、社區組織者、內容評級機構、金融結算機構、權益認證機構、獨立軟件開發商等等匯聚而成的規模和服務可任意伸縮、具有自我生長能力的巨型商業應用系統;從業務上實現從看電視到用電視轉變。
網端方面:網端的重點是以NGB為核心改造現在的有線電視網,使全國有線電視網絡逐步具有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特征;技術上是以優化改造后的3Tnet + CMMB構建骨干網,各種形式的地網改造后接入骨干網;按照總局的規劃和部署,未來廣電網將實現四個方面的發展:第一,實現省網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將現在的地方性有線電視網改造成全國統一的網絡,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的互聯互通;第二,將現行的模擬廣播改造成數字廣播;第三,將現在有線電視網從單向廣播方式改造為雙向廣播方式;第四,終端的電視機改造為家庭娛樂中心和信息中心,實現“雙向、交互、多功能”的發展。
終端方面:終端形式更加豐富,例如:手機、平板電腦、電子圖書、桌上型信息機、手持媒體機、可通話計算機、云計算機等等;終端功能更加豐富,除了現在有的視音頻播放、網頁瀏覽、電子閱讀等等之外,更注重新功能的實現。
業務的增長必然致使終端對于帶寬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根據各運營商提出的2G?4G的路線圖可以看出:帶寬從GSM的9.6K到3G的2M再到4G的173M,帶寬問題也得以解決。
由此,我們認為在廣電領域,三網融合的發展趨勢將導致的變化包括:
從三網融合總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認為:
代表電信的貝爾體系的衰落也會在中國出現,或遲或早而已;廣電在全程全網互聯互通以后,將產生第四電信;以WIFI、WIMAX為代表的無線通訊方式前景廣闊,未來會對有線產生明顯的沖擊;通常我們大家所擔心的帶寬在將來不是問題;面向終端的應用業務將是三網融合的核心;端到端系統是必然的發展方向;增值服務將會極大豐富,并成為業務的主流形式;三網融合將伴隨著大量的重大金融事件,資本運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廣告模式會產生很大變化,中小企業和個人在全球性媒體上做廣告成為可能。
綜上所述,三網融合會致使廣電的收入構成發生變化,除行政撥款、廣告收入這兩塊傳統收入之外,最終通過覆蓋從每個終端獲取直接收益。即從地域、時間、人口、語種等方面全向擴大覆蓋范圍;從內容種類、服務類型、公共事物等方面產生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廣告的來源構成和成本削減系統獲取傳統業務的重組收益。
來源:《現代電視技術》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