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高清時代 海量存儲技術突圍
來源:中安網 作者:wind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2-11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數字化視頻監控涉及到巨量數據的采集、存儲和使用。因此,一個高效能的視頻監控系統必須具備高效能的數據存儲系統,這關系著數據管理的效率、數據安全以及數據利用的效率。而日益逼近的高清監控時代更需要強大、可靠的存儲平臺。在監控網絡化和集成化的過程中,存儲技術也必須不斷適應安防監控的應用特點,存儲技術和監控技術的整合已是大勢所趨。
視頻監控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安防手段日益普及,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全數字化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模擬監控系統成為視頻監控系統的主流。數字化監控的應用越來越廣、規模越來越大,采用何種存儲方式對數字視頻信息進行保存逐漸成為廠商以及用戶關注的焦點。
要達到存儲系統獨立的數據管理目標,對存儲系統的特性則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別是:
1、可靠性。數據集中到存儲系統中,必然對系統設備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需要建立數據備份、容災系統進行配合,提高數據安全性。
2、可擴展性。網絡時代業務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數據的高速膨脹,對獨立于計算系統之外的存儲系統,必然提出高可擴展性的要求。這種擴展性并非是簡單的容量擴展,同時還必須包括數據處理能力、數據交換帶寬和數據管理功能的擴展。
3、兼容性。雖然存儲系統已分離于計算系統之外,但今天主機系統對數據的使用方式,仍舊以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為主要手段。存儲系統要適應各種主機系統的數據I/O要求,就必須要能夠兼容各種操作系統、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等各種傳統數據管理手段。
4、可管理性。支持各種主流的管理協議和管理架構,能夠與網絡、計算機等各種設備統一管理和集中管理,能夠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實現方便統一的設備和數據管理功能。
5、性能。能夠根據不同應用類型要求提供帶寬、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操作數)、OPS(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并發操作數)、ORT(Overall Response Time,總響應時間)等不同指標側重點的性能服務。高端系統還應能夠對系統性能進行動態的擴展和調整。
6、功能。各種數據遷移、數據分發、數據版本管理、數據復制、在線擴容等數據管理功能。
網絡存儲技術的三種基本類型
隨著安防市場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視頻監控技術也在向著高清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畫面質量的提高、視頻線路的增加等諸多因素,都會令視頻監控系統的存儲容量成倍增長,存儲設備正在成為網絡視頻監控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網絡存儲技術是基于數據存儲的一種通用網絡術語。網絡存儲結構大致分為三種:直連式存儲(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網絡存儲設備(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儲網絡(SAN:Storage Area Network)。
直連式存儲(DAS)
是直接將DAS存儲設備連接到服務器后端,用于擴展應用服務器的存儲容量。其擴展成本最低、物理連接簡單,但是也存在存儲資源歸屬于某一臺或幾臺服務器、資源利用率低、后續擴展性差等問題。DAS較適用于存儲系統結構簡單且相對固定的應用場景,比如某一存儲空間要求穩定的服務器擴展其存儲空間。
網絡附件存儲(NAS)
是通過網絡文件系統,構建文件級聯網存儲,實現客戶端主機(如監控系統中的編碼設備)與NAS網絡設備間的數據直接傳輸。NAS由于其協議兼容性高,配置、維護簡單的特點,適用于文件共享、小規模系統存儲等應用場景。
存儲區域網絡(SAN)
是一種通過網絡方式連接存儲設備和應用服務器的存儲構架,這個網絡專用于主機(如監控系統中的編碼設備或錄像管理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之間的訪問。當有數據存取需求時,數據可以通過存儲區域網絡在主機和后臺存儲設備之間高速傳輸。根據傳輸協議的不同,又可分為FC SAN和IP SAN。SAN存儲方式,具有存儲資源集中管理、擴展便利、數據塊級傳輸效率高、兼容性高等特點。一般來講,其技術復雜程度高,系統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高。由于SAN系統將存儲設備的存儲空間當成物理硬盤交由主機管理,存儲傳輸網絡的可靠性程度、主機文件系統的不同,對存儲系統的可靠性影響極大。SAN存儲方案,由于其技術領先特性,適用于構建大型的存儲系統,為大規模數據存儲、應用服務。
對于高清網絡攝像機的高清圖像記錄就需要網絡存儲系統(包括存儲服務器和存儲設備)。其中IP SAN方式一方面采用IP架構的以太網絡傳輸,具備良好的擴展性、共享性和較低的分攤應用成本,是目前大中型集中監控存儲主要采用的技術之一。另一方面,IT上使用的主流數據硬盤容量已達TB級以上,2TB的數據硬盤也逐步走進大家的視線(按每小時數據量1G計算,1TB的數據硬盤大約可存儲720P的視頻圖像1000小時或者1000路攝像機錄像1個小時的數據)。
這三類存儲技術手段,各存儲系統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對比如下表所示:
海量存儲解決方案
隨著高清視頻的推廣應用,基于IP的視頻錄像海量存儲解決方案也逐漸浮出水面。針對視頻監控海量存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分布式存儲集中管理
對于大規模的城市聯網監控系統,通常采用多個層次型的監控中心體系,每個基層的監控中心管理其轄區內的監控資源并進行存儲,因此會采用分布式存儲集中管理的模式進行構建,這種模式有助于減輕網絡的壓力,同時將設備資源分發下沉,有助于戰略部門掌握更多的資源和信息。一級監控中心統一管理所有的視頻資源和錄像文件,二級、三級監控中心可以分發和瀏覽視頻。
集中存儲分布式管理
對于只有一個集中管理中心的中小規模聯網監控系統,如縣/地級市、某大城市公安分局、某大型工礦企業,數據一般集中存儲在一級監控中心,其他的基層監控中心安裝系統平臺的分控客戶端進行瀏覽和管理部分前端。在這種情況下,存儲服務器集中放置在一級監控中心,通過虛擬卷和網格存儲技術,形成一個無限容量的虛擬存儲池,使存儲擴展對用戶透明。
大型混合型存儲
所謂混合型存儲解決方案是將前面兩種方式進行結合,以分布式存儲作為基礎,同時在一級監控中心設置網絡存儲服務器。短期的數據臨時存放在基層監控中心的網絡存儲服務器內,長期的數據存儲于上傳一級監控中心的網絡存儲服務器中。重要監控點位的視頻資料不僅存儲在基層監控中心的網絡存儲服務器,也實時地傳輸到一級監控中心的網絡存儲服務器中作為備份。在基層監控中心建立備份計劃,采用定時自動備份的方式,將超過規定時間的視頻文件備份到網絡存儲服務器相對應的目錄中。
監控存儲技術的應用未來
隨著安防監控技術與用戶需求相結合的趨勢愈加明顯,在安防監控產品集成實施過程中,存儲技術也必須不斷適應安防監控的應用特點,不斷地完善自己,存儲產品和安防監控技術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除了上文提到的幾種網絡存儲方式,一種被稱之為“云存儲”的概念,開始逐漸走進監控行業,其表明了存儲和監控相融合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云存儲可以實現存儲完全虛擬化,大大簡化應用環節,節省客戶建設成本,同時提供更強的存儲和共享功能。云狀存儲中所有設備對使用者完全透明,任何地方任何被授權用戶都可以通過一根接入線與云存儲連接,進行空間與數據訪問。用戶無需關心存儲設備型號、數量、網絡結構、存儲協議、應用接口等,操作簡單透明。
監控云存儲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存儲方式的性能和容量瓶頸,使云存儲提供商能夠聯接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形成異常強大的存儲能力,實現性能與容量的線型擴展,讓海量數據的存儲成為了可能,從而讓企業擁有相當于整片云的存儲能力,成功解決存儲難題。
云存儲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型,正逐步改變著傳統存儲的提供與使用方式。借助云會議廠家提供的監控云存儲服務,企業有望擺脫在硬件存儲設備上的巨額投入,減少在系統維護上的人力支出,節省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屆時,用戶只需支付少量的儲存費用,就能把超大容量的數據存在“云端”,并根據需要設置相關權限,隨時隨地共享給需要共享的人員,在減少數據傳輸時間的同時,借助廠家更為出色的加密技術,避免傳輸過程中造成的丟包、泄密等事故的產生,全面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