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監控攝像機在發展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1-10-26 13:54:2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紅外攝像機市場狀況
據業內人士透露,2010年紅外攝像機銷量已占據60%的前端攝像機市場。近年來國際巨頭索尼、三星等也耐不住寂寞,競相推出紅外攝像機新品,大舉進軍中國紅外市場。目前,國際大品牌與國內產品的價格有30%左右的差距。
國內市場上,主流的紅外攝像機國內品牌有海康、樂榮、中通、三辰、領航員等,而主流的國外品牌有三星、索尼等。在如此好的市場前景下,且來看看紅外攝像機在發展中會有幾個問題,你知道嗎?
手工作坊的充斥,導致整個市場價格下滑與混亂,產品質量的整體下降
由于紅外攝像機的生產門檻較低,手工作坊遍布,導致質量成為空談。由于手工作坊低廉的價格,對一些正規廠家造成了沖擊,使得正規廠家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迫于競爭的壓力,部分正規廠家只能壓縮成本,同步地,迫于生產廠家的壓力,各原材料供應商只能對材料質量逐漸縮水,這樣,導致產品整體質量下降,整個市場處于一種白熱化的惡性價格競爭之中。
產品體系單一化,產品同質化
幾乎從 2006年以后,紅外攝像機就很少有新產品出現,各廠家的產品,仍然是2006年的產品,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如果都不貼標簽,單從外觀上很難分辨出兩家產品的差別。其實,在這段時間,也有公司在對自己的產品線進行更新,但是一個新產品從研發到投入市場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由于紅外攝像機市場的價格波動太大,造成一個新產品剛一面世就會遭受價格打擊,且在這幾年時間里所開發的新產品大都是功能單一,沒有特別的亮點,從而導致推廣也比較困難。
行業機制不健全,紅外夜視市場發展緩慢
目前的紅外夜視市場相當混亂,主要在于業界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例如,紅外燈的照射距離便常常是各家企業宣傳的重頭戲,彼此間又不太一樣,而究竟照射的距離是在哪個條件下測得的,當時的環境照度如何,呈現出來的畫面品質又如何,卻無從得知。
另外檢測標準也不夠健全,目前國內對紅外攝像機質量檢測的唯一權威機構是公安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而該中心檢測攝像機所依據的標準是《GB/T15865-1995攝像機(PAL/SECAM/NTSC)測量方法》,各項檢測只是針對常規型攝像機的清晰度、抗電壓能力、亮度、信噪比等參數進行檢測,完全未涉及紅外攝像機及其紅外燈功率、發射距離、夜視效果等各項相關指標的測試。其實并非該中心不去測試,而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針對紅外攝像機所制定的一個標準,正是基于此現狀,一些手工作坊才會肆無忌憚地生產,以此來擾亂市場。
解決掉標準缺失這個難題成為企業之間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國內企業要繼續在紅外市場上領先,就要和相關政府部門一起把行業標準給制定好,推動國內紅外夜視市場發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