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商業健康發展必須的基礎設施:阿里集團啟動生態系統組織變革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3-01-15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宣布,啟動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組織和文化變革。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進行相應調整,成立25個事業部。具體事業部的業務發展將由各事業部總裁(總經理)負責。
集團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成員中的姜鵬、張勇、張宇、吳泳銘、張建鋒、陸兆禧、王堅、葉朋、吳敏芝代表集團層面,分管相關聯的業務事業部。
于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也將調整原有業務決策和執行體系,新體系由戰略決策委員會(由董事局負責)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由CEO負責)構成。
“就像阿里創建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堅信阿里不是我的,不是你的,是我們的!是這個時代和社會的!阿里今天的商業生態系統也不是阿里的,她是社會的,是未來中國商業健康發展必須的基礎設施。我們只是榮幸有機會參與了她的發展。”馬云在發給內部員工郵件中強調。
事實上,馬云提出建設商業生態系統而不是商業帝國的思想已經四五年時間了。商業帝國的思維是你死我活,消滅競爭對手。而商業生態系統很重要的就是參與者共同參與發展。
在阿里巴巴打造的商業生態系統里面,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賣家和物流公司等共同參與發展。天貓和淘寶等均只是這個商業生態系統的一個環節。
2012年天貓雙十一實現成交額191億元,2012年前11個月淘寶和天貓實現成交額突破10000億。這些都是依靠商業生態系統上面各參與者的努力所獲得的。
未來電子商務在中國必將產生一千萬數量級的小而美的企業,具備服務全球十億消費者的能力,這些單靠阿里集團的力量不足以完成。作為一個商業生態系統,阿里巴巴一直是幫創業者做電子商務,也正是依靠在淘寶和天貓等平臺上的是七零后、八零后年輕人,才能夠把商業生態系統更上一層樓。
為抵制商業帝國思維,打造商業生態系統,阿里巴巴此前也曾進行過數次管理架構的變革。比如將原淘寶網拆分成淘寶、天貓、聚劃算和一淘。并在B2B實現私有化后一拆為二。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