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和400G傳輸系統對光纖光纜的要求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上善如水 2015-04-08 10:11:3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隨著數據通信業務的不斷增長,網絡數據呈現幾何倍數巨漲,而海量數字媒體內容已經引發了互聯網流量出現十倍甚至百倍的急速增長,這些數據不斷地涌現,直接導致了電信骨干網的流量每年正以50%~80%的速度飛速增長。如今以銅纜組建的骨干網絡將會逐漸失去原有的優勢,隨著信息量的劇增,銅纜網絡將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繼而光纖網絡將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光網絡會慢慢蠶食銅纜網絡。
據了解:目前100G和400G系統是以光纜作為主要的傳輸介質,100G系統已經在各大運營商商用,400G系統能夠在100G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網絡容量并降低每比特傳輸成本,有效地解決運營商面臨的業務流量及網絡帶寬持續增長的壓力,預計在2017年左右也會開始逐步商用。
100G系統采用的PM-QPSK調制技術,相干檢測技術以及DSP處理技術把系統的OSNR容限降低到10G相同量級,降低了系統對光纖的要求。有相關研究表明,在100G系統下普通G.652D光纖,低損和超低損光纖都能傳輸1000km以上距離;超低損可延長鏈路距離35-40%,某些線路中可以減少中繼站,利于全光網絡建設;在某些帶有~100km左右長距離光放段的系統中,ULL光纖可有效減少跨段損耗。
400G傳輸系統帶來的OSNR受限、噪聲及非線性等問題,對傳輸距離會產生限制,從目前主流設備廠家測試結果來看,采用雙載波和16QAM調制技術的400G系統的傳輸距離只有100G系統的1 /3左右,因此高速率系統的建設需要綜合考慮系統容量和傳輸距離要求。
400G傳輸系統從線路側傳輸設備角度,可采用多載波光源、高階調制、相關檢測,高速DSP系統和糾錯技術等來推動商用高速光傳輸系統發展,而從鏈路的光纖技術來看,從鏈路的光纖技術來看,超低損耗光纖可以提升系統OSNR并有效延長傳輸距離,而這可以減少電中繼的使用、優化網絡結構、節省建設成本。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