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告示:如何抓住互聯網+大機遇
來源:投影時代 編輯:luomeifeng 2015-05-25 09:32:19 加入收藏
如果你的公司,還在把數字告示叫做“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那么很可能你們這個團隊要“OUT”掉了。因為,數字告示產業正在打開她的“升級模式”。
數字告示傳統市場的瓶頸
2007年是國內數字告示產業第一波爆發周期的起點。但是,四年之后的2011年,數字告示卻迎來了一波堪稱巨大的挫折:此前,精心布局的產品、理念,未能實現最夠的市場規模、數字告示企業面臨兩種難題:第一,投入過大的企業,難以找到成熟的市場,收回成本;第二,投入過小的企業,根本拿不出成形的應用方案,逐漸退化成免費服務或者純硬件廠商。
對比,筆者將2011年的數字告示產業困境稱為“需求端解構”。即,因為沒有能夠把握住需求市場的成長節奏,而導致自身產業格局異常波動。
這種“需求端解構”的核心是即有技術和產品,與需求客戶的價值不匹配。標志性的行業特點包括:一,大尺寸顯示設備成本高昂;二,播放機設備的技術架構未有理想的平臺選擇,尤其是ARM平臺還未標準化;三,潛力市場開拓不力,首先是傳媒市場自身的飽和以及效益有限,其次是零售市場的拓展緩慢和公共服務市場的過度結構化;四,產品應用模型局限于信息推送,產品價值模式的單一;五,運營帶寬成本和帶寬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不夠理想……
以上五點,可謂之“內外交困”。甚至,這些因素,不僅是2010-2011年數字告示行業困境的成因,亦是今天數字告示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對應的行業發展之路則在于三塊進步:1.降低成本、2.撬動需求、3.發覺新的應用模式和價值點。而在近年來顯示技術進步和互聯網+概念崛起的背景下,以上三條已經在逐步成為現實。
顯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多元化
數字告示產業,首先是基于顯示硬件技術的產業。顯示產業的發展對數字告示行業成長影響重大。
第一, 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價格不斷走低。據統計數據顯示70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顯示器2013-2014年均價下降50%以上,銷量增長超過一倍。其中,80英寸以上產品2015年市場銷量將增加7000-10000臺。價格走低對產品應用的驅動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大尺寸上,中小尺寸的應用規模更廣、數量更大。因此,哪怕是1成的價格下降,對于整個產業的成本構成都是巨大的影響。業內預計,液晶顯示設備的價格持續下滑還能持續數年,尤其是中大型尺寸,將更為突出。
第二, 播放技術平臺的進步。這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播放機采用ARM架構,產品穩定性曾強、成本降低、性能不斷提升;其次,H.265等新編碼技術,以及4G和光纖寬帶的普及、資費降低,提升了產業的帶寬經濟性;另外,云技術的發展,使得服務器端成本和維護性投入呈現降低趨勢,尤其是改善了中小企業運營的平臺成本。
第三, 多元化顯示解決方案的出現。這主要包括液晶在4K、8k、裸眼3D、透明顯示、觸控產品、大長寬比產品、異形產品、窄邊和超薄、高亮與戶外顯示產品上的進步;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激光電視和短焦投影技術的成熟、進步以及成本下降。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觸控顯示技術的發展,包括目前占主流的紅外觸控產品和正在走向市場的觸摸屏技術的液晶顯示產品——這類產品為數字告示從簡單的推送,向雙向交互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過去三年間,這類產品價格下降亦過半。
以上這些行業硬件方面的進步和變化,歷史性的為數字告示系統的需求價值拓展創造了更為巨大的想象空間。但是,真正讓我們看到行業爆發期望的變化,并非硬件的改變,而是互聯網+概念大潮的沖擊。
融入互聯網+數字告示的愿景
一個理想的數字告示系統應該是怎么樣的呢?07年這一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的定義也許是“便捷推送、震撼展示”——即告別分眾傳媒電梯間廣告那種小屏效果和人力更新內容的業務模式。
但是,這樣的應用模型已經不是數字告示的真正未來。筆者認為,數字告示提供何種產業價值和應用模型,必須與今天的互聯網+和智能技術進步同步考慮:這就涉及三個方向的問題,除了廣告還有更多的信息可以上網,進而登陸數字告示平臺嗎;如果數字告示系統擁有智能,那么和觀眾的會話模式會是怎樣的呢;在一個有限應用場所中,數字告示如何與其他設備協同——假定這些設備實現了智能化?
對以上三個問題,如果都進行肯定性的回答,那么讀者會發現,互聯網+智能技術下的數字告示應該是:一種商業智能機器人,并工作被稱為“商業互聯網”(區別于移動互聯網、家庭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概念)的生態環境中。這樣的系統下,傳統的內容分發,只是一項必要,卻占比非常小的基礎性工作。
這樣的產業愿景,將能解決了傳統內容分發性系統沒有能夠根本性流行的原因:簡單內容分發,自身面臨的是“消費者不缺乏廣告”的生態瓶頸。雖然任何商業或者公共服務環境中 ,信息的不對稱依然高度存在,但是這并不說明消費者得到的信息數量不足。問題的關鍵在于消費者駕馭這些信息的能力有限,以及超越消費者處理能力的過量的信息,這使得簡單推送信息的數字告示系統,結構性的加重了“信息價值”的不對稱。——簡單講既是,消費者對信息轟炸持反感態度,因此信息推送模式的商業價值并不突出。
所以,單純信息推送性的數字告示,除了在公交提示等特殊領域大獲成功外,在更多的領域則面臨“價值不明”的應用尷尬。而對于成本敏感性的商務和公共服務活動,價值不明是致命的缺陷。
強調數字告示應該是智能機器人化的主動服務系統,強調數字告示應該融入“商業互聯網”就是強調“如何用信息”,而不在是“填鴨式”的簡單推送信息。實現這樣的產業轉變,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 一個擁有一定產業實力,并意識到目前數字告示應用的不足的行業環境;第二,一個已經日益豐富起來的多元化互聯網應用環境和消費者習慣;第三,相對處于經營和管理困境中的客戶市場,如零售行業、政府公共服務行業愿意改善自身競爭力的基本結構性需求;第四,必要的輿論風氣和信心引導。
以上這四個方面的條件,今天看來已經比較成熟。經過8年發展的國內數字告示行業早已沉淀下基本的產業實力;電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了消費習慣的改變;O2O和互聯網+等概念已被各個行業高度重視;國內經濟市場對互聯網+驅動下的產業升級保有很強的信心;同時電商對線下零售業的沖擊、人民對政府和公共服務領域質量提升的期待、相對低迷的國內和全球經濟也形成了不小的“升級倒逼力量”。
那么,如果數字告示的升級之路已經萬事具備,數字告示企業又應該如何走好自己的發展之路呢?
數字告示企業抓住生態既是抓住互聯網+
互聯網+條件下的數字告示企業,必然擁有幾個顯著的行業轉變:
首先,數字告示系統可能的功能內涵應是沒有邊界的。它是一個信息集中、處理、展示為主要工作流程,集結了環境感知、用戶交互與自主智能技術的體驗體系。這種認知,決定了數字告示的平臺設計,必須滿足可以模塊化擴展、數據模型重構、以及兼容第三方應用的軟件工程學特征。
第二, 數字告示行業內的企業,必須了解到沒有任何企業能通吃“產業鏈的上下游”。顯示、播控、系統運營、功能插件與模塊等不同產業鏈環節會屬于不同的“生態伙伴”。做好、做精自己的產業環節,并提供生態友好的共生價值,要比眼熱別人碗里的飯更重要。
第三, 數字告示行業,必然誕生一批以運營和平臺集控價值為核心的領頭羊企業。這些企業將采用規模制勝、信息流量制勝的商業模式。雖然這些企業可能不提供任何具體的軟件和硬件銷售業務,但是卻是整個行業的運轉中心。
第四, 數字告示行業不需要刻意強調自己的“行業特色”。互聯網+的概念已經包含了豐富的生態性共生內涵。這種生態共生關系,既是強調企業外部價值與內部價值對企業發展的同等貢獻。其潛在含義既是“應需而動”,而不是“固步自封”。什么樣的市場或者服務是數字告示、另一些則不是數字告示,這種結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應該提供生態鏈中的哪些服務價值。
第五, 軟件技術將會比硬件更具看點和時代競爭力。因為,軟件才是提供數字告示企業“體驗”與“客戶價值”差異的關鍵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軟件功能,或者依靠協作伙伴提供的多元化功能,將是數字告示企業未來競爭的真正焦點之一。這種變化,即與硬件的性能過剩有關,更與數字告示市場客觀的客戶需求有關。
對于自身既是互聯網行業分支的數字告示,理解以上種種行業轉變并不困難。這些行業轉變的核心主要圍繞著“如何讓數據和信息發揮價值”來做文章,即讓有限信息發揮出應有價值,要比無數的盲目推送信息重要得多。如何讓數字告示應用 ,告別簡單的信息爆炸模式,進入到精選的信息價值模式,取決于數字告示軟件如何管理和運營“信息數據”。
對此,數字告示企業如何看待微軟小冰這種技術呢?這種學習型的交互技術,必然是數字告示未來的選擇方向之一。此外,數字告示企業也無數次暢想過主動性的信息選擇技術,如針對不同人物的特征,選擇推送信息。同時,在歷史經驗,亦可稱為大數據結論的指導下,信息推送也會發生變化。
但是,僅僅是改變信息推送模式還不夠,還需要在信息或者說數據自身的內在關系上做文章。即“決策級別”的信息交互。這要求數字告示服務商從研究信息的傳遞過程,逐步深入到研究信息的內在價值邏輯過程。這無疑對數字告示企業的業務能力、創新能力、研發能力提出嶄新的挑戰。
更深入的應用模式變化,還會發生在系統交叉上:如數字告示系統利用監控系統的傳感器數據,或者數字告示系統與商戶的會員系統同步工作,以及數字告示系統與電商和O2O應用的融合……這種跨系統的需求變化,更體現互聯網+的本質,可想想的創新空間亦會更大。
抓住機遇,實現企業發展的跨越
2013年開始,一個小小的打車軟件居然引起了出租車這個古老行業的巨大質變。這充分體現了互聯網+的杠桿放大效應。
在數字告示領域,能不能出現一些簡單,卻切中命門的功能創新,進而改變整個行業的發展軌跡呢?筆者認為,這正是互聯網+時代,數字告示產業即將會發生的革命。
現在,數字告示人,要做的既是抓住軟硬件技術發展的機遇、專注互聯網+的時代風潮,運用創新智慧,為市場提供具有爆發力的新應用。這是數字告示突破簡單的公共服務和傳媒市場,進入海量零售市場;突破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應用的限制、進入更廣闊的城鎮和農村市場;跨越簡單的賣系統或者硬件賺錢,實現長尾價值的關鍵。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