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系統的發展及趨勢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merry2013 2015-06-09 06:22:2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門禁系統的背景
傳統的機械門鎖是比較單純的機械裝置,無論結構及材料的如何升級,在安全性上無法再實現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無法應對部分場所(如辦公大樓等)出入口通道數量及人員數量巨大,門禁通行進出頻率高的問題;特別是當出現鑰匙丟失或人員更換時,往往還需要更換鎖和鑰匙,增加了門禁管理的成本及復雜度。僅僅靠傳統的門鎖和防盜門是遠遠不夠的。門禁系統應運而生。
門禁系統的發展
門禁系統(Access Control System)就是對出入口通道進行管制的系統。
初期的門禁系統通常被稱為電子鎖,主要為電子磁卡鎖,電子密碼鎖,這兩種鎖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進入了電子時代,但隨著這兩種電子鎖的不斷應用,它們本身的缺陷就逐漸暴露,磁卡鎖的問題是信息容易復制,卡片與讀卡機具之間磨損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數低。密碼鎖的問題是密碼容易泄露,又無從查起,安全系數很低。同時這個時期的產品由于大多采用讀卡部分(密碼輸入)與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裝在門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開鎖。這個時期的門禁系統還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階段,應用也不是很廣泛。
隨著感應卡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門禁系統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進入了成熟期,出現了感應卡式門禁系統,指紋門禁系統,虹膜門禁系統,面部識別門禁系統等各種技術的系統,它們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長,門禁系統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
門禁系統的組成
門禁控制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的設備層次構成,分別為識別輸入設備,處理控制設備,執行門鎖設備。除此之外,當系統較大時,將將多個由門禁控制設備和底層設備構筑的小系統通過通信總線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相聯,組成一個大的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原理圖
從以上原理圖中,可看出一套門禁系統包括門禁控制器、讀卡器、電控鎖、卡片以及其他的輔助設備。
1.門禁控制器:是處理控制設備,為門禁系統的核心部分,相當于計算機的CPU,它負責整個系統輸入、輸出信息的處理、存儲和控制等等。
門禁控制器有以下幾種:
單門控制器:只控制一個門區,不能區分是進還是出。
單門雙向控制器:控制一個門區,可以區別是開門還是關門。
雙門單向控制器:控制兩個門區,但是不能區分是進門還是出門。
雙門雙向控制器:控制兩個門區,并且可以區分是進門還是出門。
四門單向控制器:控制4個門區。
四門控制器四門雙向控制器:比四門單向控制器多出一個功能,區別是進門還是出門。
多功能控制器:根據具體要求在1門雙向和2門單向這兩個功能間轉換。
2.讀卡器:是門禁系統的識別輸入設備,用于讀取卡片中的數據。
門禁系統識別方式除了通過讀卡器讀卡識別外,還有其他類型的識別方式:
密碼識別:通過檢驗輸入密碼是否正確來識別進出權限。
生物識別:通過檢驗人員生物特征等方式來識別進出,有指紋型,虹膜型,面部識別型。
3.電控鎖:是門禁系統中鎖門的執行部件。
根據門的材料、出門要求等需求選取不同的鎖具,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電磁鎖:電磁鎖是斷電常開的,符合消防要求。并配備多種安裝架以供用戶使用。這種鎖具適于單向的木門、玻璃門、防火門、對開的電動門。
(2)陽極鎖:陽極鎖也是斷電開型,符合消防要求。它安裝在門框的上部。與電磁鎖不同的是陽極鎖適用于雙向的木門、玻璃門、防火門,而且它本身帶有門磁檢測器,可隨時檢測門的安全狀態。
(3)陰極鎖:一般的陰極鎖為通電開門型。適用于單向木門,安裝陰極鎖一定要配備UPS電源。因為停電時陰極鎖是鎖門的。
門禁系統的功能
隨著門禁系統的不斷發展,其功能不斷地趨于完善,當下市場對門禁系統的功能需求主要有基本功能需求及擴展功能需求。
基本功能:
1.出入控制:對卡片的有效期及權限區域進行設定,嚴格控制出入人員的出入管理。
2.區域與組別管理:對門禁點進行區域分區,便于進行區域統計和路徑控制。系統同時對門禁點、輸入輸出點(報警點)、時間表、持卡人等進行分組集合,很方便地通過管理中心或現場進行設防撤防等安全管理控制。
3.門禁級別定義及分配:以一周及假期的不同時段為時間表,應用于相應的門禁點形成門禁級別。系統應在持卡人定義上可分配相應的門禁級別。
4.權限管理:針對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時間靈活自定義開門方式和開門權限。它通過時區、周計劃、假期信息、假期計劃、管制群組來實現靈活、方便、復雜的控制。
5.脫機運行:當市電故障時,門禁控制器可以脫機管理;各種報警輸出,記錄保存等功能;網絡恢復時,所有數據自動上傳。
6.強行進入報警:防止非法用戶強行破門而入,控制主機通過檢測門狀態變化輸入信號來觸動報警聯動機制。
7.超時預警:合法持卡者進入后,在規定時間內對門狀態不閉合的行為產生報警。
8.實時監控:可以實時監控所有門刷卡情況和進出情況,可以實時顯示刷卡人預先存儲在里的照片,以便保安人員和本人核對。
9.進出記錄保存:所有進出數據均按照統一格式存儲于服務器數據庫中,可按各種條件自由查找,并可隨時備份,解決傳統紙質文檔查找困難,難長時間保存的問題。
擴展功能:
1.自動與手動布防、撤防:對指定房門的進行自動布防和撤防,可以在有權限的情況下指定某些房門在指定的時間段內處于布防狀態,過了這個時間段,系統會自動撤防;允許在有權限的條件下,隨時的對房門進行布防和撤防操作。
2.動態電子地圖:將所有需要監視的門禁點、報警點、各個控制點的狀態以不同的圖標和顏色顯示在一級或多級電子地圖上。可以在地圖上通過鼠標進行開門、關門、設防、撤防、開燈、開門等實時控制。發生報警時,自動彈出相應的電子地圖,并提示報警點的相應位置。
3.系統聯動:使用各種預定義和自定義的的I/O功能定義實現與消防、報警燈第三方系統的聯動,可以與消費系統、考勤系統等進行聯動。
4.數據加密:所有數據加密存儲于數據庫中,防止未授權人員隨意查看數據,有效防止了數據**露帶來的安全隱患。
5.防尾隨功能:就是持卡人必須關上剛進入的門才能打開下一個門。本功能與反潛回實現的功能一樣,只是方式不同。
6.反潛回功能:就是持卡人必須依照預先設定好的路線進出,否則下一通道刷卡無效。本功能是防止持卡人尾隨別人進入。
7.消防報警監控聯動功能:在出現火警時門禁系統可以自動打開所有電子鎖讓里面的人隨時逃生。與監控聯動通常是指監控系統自動將有人刷卡時(有效/無效)錄下當時的情況,同時也將門禁系統出現警報時的情況錄下來。
8.邏輯開門功能:簡單地說就是同一個門需要幾個人同時刷卡(或其它方式)才能打開電控門鎖。
門禁系統的“互聯網+”時代
在今年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家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并強調要發展“智慧城市”。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隨即成為關注和討論的熱點。
“互聯網+”概念的問世,對于門禁系統的發展是一個機遇,更是門禁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傳統產業業務愈加成熟的今天,傳統的門禁系統乘著“互聯網+”這個東風,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可實現出入人員信息與云端信息匹配及出入信息儲存、查詢、回溯等,做到出入信息完整、可追溯。擺脫服務器訪問和數據處理的瓶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O2O”線上和線下一體化。
“互聯網+”時代的門禁系統不僅顛覆了傳統門禁的介質,手機成為了等同于IC卡、指紋等門禁識別輸入設備的介質,同時還使門禁系統由傳統的安防設備轉變為安防+監控設備,用戶在手機端即可實現訪問申請與授權、權限管理、外部考勤、門禁監控等一系列的操作,迎合市場需求,順應移動趨勢。
那么,相較與傳統的門禁系統,“互聯網+”門禁系統存在著那些優勢?
1) 支持網絡以及云端服務和資源的綜合安全訪問;
2) 支持在移動手機端完成身份的登記及認證;
3) 支持移動密鑰,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方便和安全地訪問;
4) 移動門禁介質可擴展,支持多種通訊方式;
5) 支持移動端對門禁權限的分配及管理;
6) 支持移動端的門禁監控及人員管理;
毋庸置疑的是,移動門禁技術正在迅速的發展及成長,特別是隨著藍牙、WIFI、NFC等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門禁有了穩定的通訊技術基礎。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用戶只需攜帶集多種安全身份于一體的智能手機,即可實現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從而真正的實現“智慧城市”。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