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LCD、OLED或量子技術 反正顯示面板是越賣越大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6-01-21 17:02:17 加入收藏
在4K超高清智能電視的普及下,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彩電產品平均尺寸還在上升中。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39英寸到40英 寸,42到43,46、47到48、49,這幾類尺寸彩電產品持續加速替換,同時5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彩電產品的全年零售量超過一千萬臺,零售量占總比重 也達到兩成左右。
世界平均:40英寸
在全球彩電市場,根據另一家市場調查機構IHS的調查數據,2016年世界電視機產品平均銷售尺寸將達到40英寸,有望創造一個新的世界歷史。一般家庭 客廳電視機和沙發的距離如果在2米左右,最適合的電視機產品,要么是50英寸級別的全高清電視,要么是75英寸級別的超高清4K電視。
在中國市場,大部分新購機用戶優先是選購4K超高清智能電視。除了一些特定消費群體的老年人電視、兒童電視外,消費者集中選購的尺寸在48~55英寸左右。
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指出,創維的OLED有機電視、TCL的QUHD量子電視等新顯示技術頻頻出彩,這說明彩電行業開始回歸產品,將產品再次放入傳播中的強勢地位,市場競爭也再次向產品的畫質和體驗功能轉移。
量子電視:首打65英寸
早年,TCL曾經和愛奇藝推出過一款48英寸的互聯網電視,當時互聯網電視品牌之風勁吹。當時樂視主推的還是低端的39英寸、40英寸產品。所以,TCL的48英寸當時還被認為是互聯網電視里比較大的。
現在看來,48英寸還算小了。業內稱,彩電終端消費者的平均彩電尺寸需求往上漲一寸,廠家新產品至少要升10寸。所以,在CES2016展覽會上,TCL集團發布的X1高端量子電視,首款產品就是65英寸,不再是現在國內市面上流行的55英寸了。
受到全球面板價格下滑的影響,互聯網電視品牌也開始切入70英寸級別的液晶電視市場。但和老牌彩電企業不同的是,互聯網企業基數太小,無法形成規模采購 優勢,價格普遍都比較高。在技術上,大多也是普通液晶,最多加個4K超高清概念,和OLED、量子等新顯示技術相比,顯然不是一個級別。
比如說,QUHD量子電視,采用無機納米晶體形態的“晶粹”量子顯示材料,直徑只有2-10納米,受激后可發射熒光。由于采用成熟的無機材料,熒光壽命更長,用戶不用擔心產品壽命問題,而通過調節量子的晶粒尺寸,可以方便、精確地調節其產生的光波波長。
關鍵是,這種材料可實現110%NTSC超高色域顯示,比OLED還提高了10%,用戶可以看到更多的顏色,真實還原大自然原色。借助量子顯示材料,QUHD顯示的紅綠藍三基色,對應的光譜峰清晰明了,彼此無重疊,帶來最純凈的顏色表現力。
獨一無二:中國彩電市場
實際上,一款彩電產品能不能在全球成功,還是得看中國市場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得中國市場得天下,現在只有中國市場匯集了世界上所有最領先的彩電技術產品,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彩電市場像中國消費者這樣,能同時享受到各種各樣新顯示技術帶來的新鮮感。
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美國“黑色星期五”。大部分被美國用戶搶購的彩電都是諸如VIZIO、samsung的普通液晶電視,而OLED電視、量子電視、8K電視這些最新的產品在美國消費者眼中并不如中國市場這般活躍。
得中國彩電市場得天下的另一個佐證,來自上游面板產業。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LG Display公司銷售了5530萬片電視機面板,主要歸功于來自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一方面是,作為LG電子的控股公司,LGD減少了對LG電子彩電的供應依賴度,轉而專注中國客戶市場。
這也從側面說明,中國彩電市場依然是全球彩電業的重鎮。根據2015年末中怡康發布的《解讀“十三五”規劃探索中國家電市場未來五年之路》報告,隨著城 鄉居民的收入倍增,中國家庭的家電購買耐受力將大幅提升,從而直接帶動居民家電百戶擁有量增長,加速農村家電市場的高速增長,2020年預計中國家電市場 規模將突破2.2萬億元大關。
目前中國家電市場正在加速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產業朝向高端化、智能化、節能化方向轉型。中怡康測算,未來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將會累計帶動9600億元的新增潛在家電市場需求。
在彩電行業,有業內人士表示,QUHD開創了量子電視的新品類,這也是中國電視產業謀求創新突破沖擊高端市場的重要載體,當前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正全面 進入深度調整階段,電視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同樣處于歷史性的調整階段,“供給側改革”成為行業的高頻詞。
可以預見,低速增長的行業新常態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企業想在競爭中求勝,唯有通過技術及產品創新,開辟新產品品類藍海,進入無競爭領域。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