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爆發元年:一個比互聯網大10000倍的市場來了
來源:微迅網絡 編輯:航行150 2016-03-08 09:50:1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物聯網的概念已經被提出很多年,很多人都在說下一個可以超越互聯網的也一定是物聯網。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互聯網是把我們的電腦與電腦連接、電腦與移動設備連接、移動設備與移動設備連接,從而形成一個互聯的虛擬網路。而物聯網的革命性在于它可以把一切物體之間進行連接、交互。這就形成了一個萬物互聯的新網絡,這個網絡的體量將是互聯網的萬倍以上,所以我們可以挖掘的市場也將更加廣闊。
1.從供給側改革看物聯網發展機遇
供給側改革相信應該是大家最近聽得最多的、解讀的最多的國家政策了。供給側改革究竟有多火?9天內被國家高層提到4次,榮升中國經濟名詞新寵兒。我們還是要先簡單的看下到底什么是供給側改革?下面是我從百度百科copy過來的解釋: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那么習大大老說的“供給側改革”到底是啥意思?和物聯網這一新機遇又有哪些關系?
先看一下供給側改革主要是解決三大問題:
產能過剩、樓市庫存、債務高企
那么相應的提出幾個解決方法:
化解過剩產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我們的機會就在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企業要想把成本降低必然要進行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同時,優化生產效率,這就可以利用物聯網手段,通過生產設備互聯入網采集生產數據,從而進行能耗分析及優化,不斷優化能耗。智能化、個性化生產流程,同時通過互聯網pass平臺進行安全生產監控,做到事故預警,把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時抹殺在萌芽中。當然接入物聯網的智慧生產還能為我們帶來很多高效、安全、智能的生產方式,以后再詳細敘述。
2.中國智造2025告訴我們什么?
《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中國智造這個概念與德國的工業4.0比較類似,其本質上主要還是通過物聯網手段解決工業生產的一系列問題。
中國智造2025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均與物聯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住宅街區制又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住宅街區制也行是2016年爭議最大的政策了,從發布到現在,各方觀點眾說紛紜。今天我們不討論這一政策,我們看一下一旦小區開放后業主最擔心什么問題?相信部分人有切身體會,大多數業主將非常關注自己的安全及生活便利問題,這也為物聯網 社區帶來了新的機遇,社區可以通過視頻分析技術監測異常舉動。
同時也可以利用視頻識別管理開放小區汽車亂停問題。
物聯網時代真的來了,一個比互聯網大10000倍的市場來了。這個市場從底層到應用都存在大量機會,每一個人也都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我們可以抓住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