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奔馳進軍停車領域 是趨勢還是故事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6-05-05 18:05:2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當豪車紛紛擁抱互聯網,用科技為車輛增添智能。互聯時代下的出行模式又有了新的擴展。近日,寶馬、奔馳等豪華車紛紛發出消息,利用自身品牌優勢通過合作和收購等形式,打造智慧停車新功能,以期擴大其在未來汽車領域的領軍地位。然而,與從事多年的造車來比,停車領域的開拓會一路綠燈么?進軍停車領域的背后,他們最終帶領的是趨勢還是講故事。
在今年的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國際電子消費品展上,寶馬對外界推出新一代自動停車系統,并將其搭載到新一代的車系上。據了解,這套命名為全自動遠程控制停車系統 (fully automated Remote Valet Parking Assistant )的系統能夠在完全不需要駕駛員控制的情況下,自動將車輛停入停車位,即使是大型多層式停車場,系統也能完美執行停車指令。
無獨有偶,作為寶馬的強勁對手,奔馳也在近日對外宣布,研發自動停車及相關服務領域。
面對知名豪車紛紛轉向對停車的領域,憑借賣車延續多年的企業似乎也看到了停車市場的巨大商機。在推陳出新,比拼銷量的背后,建立技術優勢或是建立行業趨勢能為其品牌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
對于高頻、剛需且痛點巨大的停車領域來說,其希望依靠解決停車難題而獲得其品牌口碑提升的策略無疑是明智的。然而,只是研發技術而推出的自動停車真的能走得遠么。
停車與造車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社會屬性非常豐富。而停車市場的資源稀缺性決定其并不能單純依靠科技來進行解決,做好資源調配才是其重中之重。
試想,如果駕駛一輛能全方位感知周邊路況并能自動停車的汽車,但卻無法找到周邊空閑的停車位,那即便自動停車的技術再先進也是無處可停。所以,在技術面前,如何掌握更多的停車資源和信息則是其能否實現停車智能化的關鍵一步。
其實,在目前國內,從事智慧交通的企業已不再少數,他們大多都是通過對停車場數據的掌握,以消除停車資源不對稱的核心問題。以國內目前最大的智慧停車企業ETCP為例,其通過對停車場硬件和軟件端的掌控,將智慧停車設備安裝在合作車場內,并通過其停車云平臺,將其全部的停車場信息納入其中。對用車主來說,通過其APP即可實施查找周邊的停車場、停車位并可實現不停車電子支付。
在未來無人駕駛、智能互聯的必然趨勢下,如果寶馬、奔馳等自動停車或者谷歌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同類似于ETCP的智慧停車場運營管理企業合作的話,未來停車自動化的實現過程將會縮短很多。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