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千里視像:智能互聯網之智趣社群運營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鐘詩倩 2016-08-05 17:25:07 加入收藏
智能互聯網發展推動了社群經濟的全面到來,它改變了互聯網經濟早期拼規模、拼流量的模式,隨著智能硬件成為萬物互聯的工具,在智能互聯網時代誰掌握了“連接”的技術和渠道,誰能構建智趣社群并能運營好社群,誰就是商業的主宰,2016年將是社群經濟的大發展之年。
智能互聯網是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視像技術為支撐的平臺型智能硬件為載體,結合云計算與大數據應用,精準定位用戶群體,以價值鏈整合直營與開放平臺的有機結合的運營模式,整合傳統產業資源,輸出跨界、智能、場景化的全營銷運營系統,開展創新型電子商務和新媒體經營。
智能互聯網+社群將重構一切
社群,簡單來說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們有明顯且共同的社交屬性,如共同愛好、共同偶像、工作在同一區域、同一屬性或共同的家鄉等。自古便有“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之說,更有“三個以上的同類相聚而成的集體”之釋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突出專業化、功能化服務的社群趨向成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實社區向虛擬化社群迅速轉變,社群的文化特質和虛擬社區的時空感覺,內在的興趣、情感、文化基因,加上外在的科技進步和功能支持,成為社群崛起的原動力。
1.社群1.0到社群3.0的時代變遷
21世紀初,用戶原創內容(UGC)和社會性網絡服務(SNS),成為社群1.0的標志,促成了以興趣圖譜和社交關系為核心的虛擬社群;而以移動互聯網為標志的社群2.0時代,各種移動社交工具出現,催生了大量以移動化、本地化、交互性為特征,以垂直領域的某種興趣圖譜為核心的移動社群。而在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能互聯網,社群以連接一切為目標,不僅僅是人的聚合,更是連接信息、服務、內容和商品載體,由此進入到社群3.0時代。
社群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下,人們實現更加便捷和自由的網絡化交往的典型。智能互聯網和社會網絡的充分融合,由于近場和相似屬性的特征,使得社會關系的廣度(弱關系)和深度(強關系)都得到極大的拓展,社會互動模式也更為多向和立體,從而實現了人的社會關系需求和價值創造行為的統一。移動社群徹底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基于定位追蹤和位置服務,通過隨時隨地的交互應用,為人與人交互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務和體驗,進而由興趣社交進一步向資源協作和價值共享延伸。
2、智能化的社群商業價值凸顯
曾經1.0的社群,是平臺化野蠻生長。以天涯、貼吧等為代表的“抱團型”社區平臺;后來發展到2.0時代,社群就有了不同的標簽,比如:校友群、書友群等;如今進入社群3.0時代,任何社交需求及行為最終都落實到人,平臺、生態、工具只是輔助升級社群形態,聚合智能互聯網社群并發能量。未來,社群中任何一個需求或興趣最終都有可能演變為商業目的,整個社群體系中,巨大的人脈能量和商業拓展能量值得我們去想象和開發。智能互聯網社群將連接一切,平臺通過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工具,打通服務與消費鏈條,就能夠釋放開發者的力量,從而延展商業鏈條,發現商機。智能化的社群,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傳遞、溝通交流、工作學習、情感互動、購物消費等,對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商業規律產生了顛覆式的影響。
3. 智能互聯網驅動社群商業
從線下商業模式到線上商業模式的轉變,幾乎所有的行業都經歷了多年的沖擊和轉型。現在從互聯網到智能互聯網,從在線商業到社群商業模式,又將會是一個新的商業變遷趨勢。
社群商業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個高效的營銷生態圈,在這里面企業可以直接和用戶通過社群平臺建立連接,社群商業的最大優勢就是和用戶的情感連接和用戶管理,融合智能互聯網全營銷運營系統,便于構建流量共享、粘性交互、資源共享的平臺。智能互聯網下的社群商業將勢不可擋!
二、社群運營催生群體智慧和價值再造
社群組織的互動機制不是自上而下的、一對多的傳遞關系,而是社群粉絲之間的橫向交互關系。信息、資源、創意等在橫向交互中不斷被激發出來,進行內容和價值的再生產,因此社群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自我運作和自我增值。簡言之,社群經濟的核心特征就是“自組織性”和“再生產性”。社群交互的實時性,激發了用戶的參與度、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社群內的交流互動和分享協作,催生群體智慧和價值再造。
1.社群運營的開放化和共享化
移動時代所引領的社交網絡,將現實活動在線上點燃,而平臺和用戶、市場則將會全面開放,無論是誰,都可以輕松進入社交網絡之中。共享化,則意味著每一個人的信息,都有可能在整個社交網絡中快速流通,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與快樂,不僅可以在熟人之間交換,更可以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興趣一致的愛好者共享。隨著社群3.0的不斷深化,開放化與共享化呈現出更加廣泛的特質。這會給社群帶來會員的多元化、社群平臺之間的鏈接化、社群搭建的完整化。在社群文化的運營上以捕捉與引導用戶思維為關鍵,情感是開放與共享的核心。
2.社群“三感”為用戶創造價值
成就感:讓用戶在社群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甚至還要完成一定使命,同樣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成就感的獲得,是讓用戶愿意長久待下去的基礎。
專屬感:專屬身份認證給用戶帶來強烈的專屬感,為用戶定制專屬活動,這種對于身份的認同,讓用戶感覺到“社群是充滿生命的”。
團體感:3.0時代的社群,更像是一個團體,用戶除了得到信息,還可以參與到平臺的建設、推廣之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媒體屬性。
三、構建智能互聯網社群
通過對人性的深入洞察和敏銳捕捉,進行特定需求的深入發掘,對人群進行精準定位,抓住最具痛點和引爆力的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社群,為最精準的群體服務,是構建一個社群的基礎。
以下6步策略構建場景化的智能互聯網社群:
1.定義目標用戶群體
智能互聯網社群必須要有一個載體作為入口,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過去是先有產品后有用戶,但現在可以先有用戶后產生產品。因此,首當其沖的就是根據載體與入口定義目標用戶。
2.尋找KOL,打造社群文化凝聚力
社群的發展軌跡都是首先從萬千潛在用戶中篩選KOL, KOL 根據產品內容核心以及定位進行篩選,關鍵的是這些 KOL 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分享,曬個不停。用戶必須高度認可社群運營方向以及文化和目標,同時吸引愿意為一個社群付出金錢的人,也愿意付出時間,愿意為社群投入時間的人才是真正的粉絲。
3.策劃社群活動,強化身份認同
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連接與聚集,線下活動是保持社群生命力和活躍度最為重要的保障。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只有在高頻互動中才能強化成員彼此的鏈接,增加成員的歸屬感。社群成員必須要一起做一些事才能加深和固化彼此的感情,有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任務。有了共同的任務、持續的活動,社群才有活力,也才可持續。
4.布局線下體驗場景
布局線下,為線下成員提供聚會、活動的固定場所。社群場景化極大地增強了社群成員的儀式感和體驗感。
5.建章立制,健全社群運營機制
構建社群的規范,通過制度、層級和角色來進行區分用戶,并通過權利和權益的不同分配、激勵的干預和懲罰措施等影響和控制社群的集體行動,提升社群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6.設計 “社群 +” 商業模式
社群的商業模式應該是通過社群成就一個品牌,使社群平臺成為一種文化價值的承載物和表達體,然后通過平臺延伸來構建社群生態圈。
四、智能互聯網時代的智趣社群運營
PC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是通過入口級產品獲取用戶,把控網絡流量,最后通過流量變現來獲取盈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因為某個因素,比如極致的產品、內容或服務而聚合,找到對的人進入社群,形成各種各樣群組,因為共同價值觀和興趣形成社群而留下來,通過參與式互動,把用戶變成“粉絲”,弱關系升為強關系,形成有黏性的用戶平臺后再尋找盈利模式。通過跨界整合資源來為用戶提供其他產品,最終提高用戶的客單價。智能互聯網的社群是在移動互聯網的基礎上,用戶通過平臺型智能硬件而聚合,形成社群,通過社交、近場生活、優惠等活動把社群實質化、用戶活躍化,通過新網絡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觀,用場景化互動來場景觸發、場景延伸、應景消費、促成銷售。當然,也可以實現互聯網的流量變現和移動互聯網的跨界資源整合而獲取利潤。
1、社群經濟要依托于產品創新
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和產品模式是社群經濟的基礎,柔性化、分布式、個性化、動態化是社群經濟的特點,無論是企業,還是商家,都可以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服務單元接入到平臺,平臺提供云計算、電商、大數據、商業智能等核心能力。用互聯網社群的產品和技術來連接和重構社會和經濟,社群經濟要依托于產品創新。
2、以平臺型智能硬件為載體連接用戶
社群是以某種社群載體為基礎構建的,對于以智能互聯網構建的平臺而言,社群載體就是以視像技術為支撐的平臺型智能硬件,比如機器人、VR頭盔、智能汽車、智能顯示終端等。讓平臺型智能硬件成為用戶工作和生活場景的一部分,離不開它。讓用戶屬性更為精準、社群定位清晰,更容易提升用戶體驗,因此平臺型智能硬件對于社群來說是一大契機,加速了它的發展。智能互聯網的社群具有區域近場和類別精準的屬性。社群是靠在公共場所鋪設的平臺型智能硬件就近虛擬聚集而成的群體,比如以一個寫字樓園區、一個居住小區或者一個工廠園區,具有很明顯的區域近場和類別精準的兩大屬性,更加方便形成社群文化和社群的價值觀,方便運營商構建社群。
3、連接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社群
保千里集團旗下智聯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業內首款基于精準定位同一屬性的近場安全社交的綜合應用“樂搖GO”,在社區經營方面就做到更加細致與專業。這里不得不提到“近場安全社交的生活方式”,它是通過智能硬件連接CBD、小區、工廠,猶如一個盛大的“同一屬性人群的社區”,在樂搖GO上互動從而形成社交,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發覺彼此共同的興趣愛好,擁有相似的生活方式,通過數據分析,樂搖GO以生活文化內容為核心,形成穩固的社交關系。這就是樂搖GO的價值,在如今眾多的社群中,鮮少具有“篩選”的功能,往往社群會為了擴充自己的用戶量,而胡亂的將所有的用戶聚集在一起,而樂搖GO則是通過“同一屬性”這一標準,有效的將互聯網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4、互動+內容才可以創造出社群關系
那么樂搖GO是如何通過自身運營以達到良好效果的呢?樂搖GO始終堅持“互動+內容”才可以創造出良好的社群關系的理念,樂搖GO主打“樂拼”互動,比如說用戶發起拼活動、拼飯局、拼運動、拼資源等樂拼內容,讓用戶之間形成互動關系。樂搖GO同時也會定期開展線上邀約線下體驗的活動,聯動區域內的商家、企業、用戶等的多方參與,使得各種活動聯動順利的開展,為多方提供契機,無論是對于企業、用戶還是樂搖GO運營客戶來說都是完善資源整合的機會。這種運營方式目前在社群中是比較少見的,樂搖GO打破了傳統的拘束,讓社群經濟未來一片美好。
保千里智聯寶公司CEO汪洋先生表示:
“我們通過嚴格的用戶數據分析,其中包括興趣性、參與性、消費習慣等全方位的系統分析,增加了用戶的磨合度與興趣貼合度,我們注重互動性,在產品的用戶體驗上進行研發和挖掘,提升用戶對于平臺的依賴性,實行有特點的運營戰略”。 不得不說,在新時代的發展下,這種以“興趣點”為切入口的社群運營方式,勢必會成為有競爭力的社群新模式!
總體來說,智能互聯網的社群運營是IP化的社群運營,是以“有趣、選秀、造星、巨獎、智惠”十字方針為指導的。
具體來講,通過“有趣”的內容設計,吸引用戶、活躍用戶;通過在粉絲和用戶中發起“選秀、造星”以及“巨獎”的物質激勵等互聯網經營活動,短時間內聚集大批量的粉絲,營造人氣,獲取巨額新媒體經營收益;同時又將新媒體經營收益用于“巨獎”的物質激勵,讓所有參與者在智能、互動的體驗中得到實惠:“智惠”。這是互聯網與新媒體經營的融合。有明星夢想的渴望和巨獎的誘惑,智趣社群運營必將帶來社群的蓬勃發展、長久生命力以及轟動互聯網的效應。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