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屏企做不好生產計劃管理的癥結在哪?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鐘詩倩 2017-03-21 08:49:4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LED顯示屏行業發展至今,在強大的市場競爭和生存壓力下,LED顯示屏企業必須內外兼修不斷完善自我管理和對外策略來提升企業影響力,而這都離不開企業具體的謀劃和布局,最根本的還是在于企業管理。同時,LED顯示屏企業作為生產制造型企業,生產計劃管理尤為重要。
如今,LED顯示屏企業在做生產計劃的過程中,常常會面臨預測不準、需求多變、急單變更單多、產銷不平衡、頻頻缺料等眾多問題,導致企業運營組織混亂,甚至產生“庫存堆積如山但還不能準時交貨”的“雙輸”局面,最終交不了貨、庫存難消,拖累企業發展。那么,LED顯示屏企業究竟為什么做不好生產計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探討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
1.供應鏈系統性思維缺乏
首先,屏企應該站在供應鏈系統的角度來看待生產計劃,這需要企業具備供應鏈的思維。供應鏈的思維就是要考慮上下游之間的協同關系、供需關系、契約關系,用供應鏈的思維思考,再回頭來看待自己的工作,計劃管理的方向就會很明確。所以,能不能通過一定的邏輯、規則、制度以及文化將“客戶-市場-銷售-產品研發-制造-采購-物流”等有機的結合起來,是計劃管理能否化繁為簡、四兩撥千斤的關鍵所在。
但在這方面,很多企業的計劃是矛盾的,產能明明不夠,非得超量排;客戶訂單明明不緊急,非要火急火燎的做出來;工廠明明超負荷了,市場卻搞個大型促銷;某個產品的產能明明受限了,可卻定義為爆款……如此種種,很多問題都是企業不具備供應鏈思維所造成的后果。假若企業運用供應鏈思維做出一定的生產計劃就能夠發現這其中的主要矛盾,提前預警提前協同,減少這類問題的發生。
2.缺少需求管理能力
需求驅動生產,有需求才能生產。需求分為預測需求和訂單需求,根據企業不同的生產模式,需求對計劃及生產的驅動方式不同,但終歸我們要先明確需求是什么才能轉動驅動的鑰匙,企業往往受困于需求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其實通過管理可以使需求發生轉變,從而使得需求可預測、可掌控。好的需求管理和大量復雜的數學模型并沒有必然關系,因為大部分企業需求管理還沒有達到要用數學模型來進一步精確的程度。
那么,如何影響和管理需求?這實際上這又是一個邏輯上的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需求的內在邏輯。比如企業的市場策略、研發及產品策略、客戶服務策略、訂單策略等對需求的引導作用;通過價格、活動、爆款、推廣、電商等引導需求;通過對顧客的主動服務、溝通對訂單需求交期進行精確的管理等。需求管理不僅僅是數據統計、測算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市場、客戶及產品之間的深度協同。
3.缺少真正的主計劃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主計劃的理解,往往是“主生產計劃”,這里我們要提出一個“供應鏈主計劃”的概念,主計劃的職能簡單講就是承上啟下,“承上”講的是如何對上層S&OP計劃、經營計劃、銷售計劃、產能計劃進行溝通、銜接和管理,“啟下”要落實到具體每個時間段生產什么東西能夠滿足需求,對接物料需求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目前大部分LED顯示屏企業往往只注重“啟下”的部分,忽略了“承上”的部分,然而主計劃的重點是要把“承上”的部分做好,管理好輸入,后續的采購、生產計劃就自然順暢了。因此,企業之所以深受產銷脫節、計劃變更、插單取消單、“所做非所需、所需還沒做”等問題的困然,究其緣由,還是主計劃沒有發揮足夠的作用。
4.沒有物流作業計劃
從主計劃到作業計劃,總的來講,作業計劃的問題主要是時間管理的問題,作業計劃能夠管理到周、天還是時、分,體現了企業計劃管理能力的強弱。于是很多企業把目標定義為按小時進行作業管控,把計劃精確的排到每小時,但計劃卻完全不具備可行性。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物料跟不上,雖然倉庫里面物料堆積如山,但卻沒有需要的物料,這也是企業沒有物流作業計劃的體現。
如何知道企業生產中什么時候需要什么物料?我們怎么保證這些物料在適當的時候準確無誤的送上工位?前提是我們對于供應商送貨、卸貨、檢驗、入庫、分揀、配套、配送都要有精確的時間規劃,這就是物流計劃。只有做到完備的物流計劃才能使得精確的生產作業計劃具備實現的可能。而且LED顯示屏生產需要許多物料,所以物料是否齊套齊全嚴重影響企業生產。那么,如何讓所有的物料都在規定的時間里準備完成送到線上?這就是企業內部物流一體化、系統性規劃和管理的問題了。
5.沒有真正理解客戶交期
客戶需求交期是供應鏈交付執行的輸入,客戶交期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后續整個供應鏈履行過程及管控的有效性,客戶交期決定了訂單優先級,訂單優先級從而決定了生產的先后順序。
縱觀整個LED顯示屏行業,很多中小型LED顯示屏企業對于客戶需求缺少精確管理,沒有獲取準確的客戶交期意識,客戶需求發生變化了也沒有及時傳遞到生產后臺,特別是對于終端客戶,終端客戶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顧客說什么時候要產品,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這個時間交付。但因輸入交期不準確甚至沒有交期,很多企業往往是“做出來的產品不是最緊急的,最需要的產品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做出來”,“高庫存、低交付”的尷尬局面并不少見。所以企業生產計劃必須要嚴格堅持“客戶需求導向”,建立客戶需求導向的拉動式供應鏈體系。
6.計劃與執行脫節
如何定義好的計劃?那就是計劃能夠準確執行,還能保證在合理的庫存范圍內準確達成交付,這樣的計劃就是好的計劃。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很糾結,現實是我們看到的很多企業計劃和執行是“兩層皮”。一種現象是“看菜吃飯”,就是不管市場需要什么,有什么物料、有什么產能就做什么,這樣計劃是能夠達成了,但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另一種現象是“按需排產”,市場訂單來了,就排到計劃中去,經常滿負荷排、超量排或者訂單量不足,這樣“需求”確實體現了,但是供應鏈能力滿足不了,計劃和執行還是脫節的。
計劃不能只會埋頭苦干而不會協同,從執行層面來看,我們排了供應商交貨計劃、到貨計劃、檢驗計劃、配套計劃、配送計劃、生產計劃、入庫計劃、發運計劃、交付計劃等各類作業計劃,但我們沒有關注計劃和執行之間的差異問題。“我的任務是排計劃,你的任務是按照計劃操作,計劃執行不到位就不是計劃的問題了?”顯然,自顧自的排計劃毫無用處。
7.計劃人員不了解現場
另外,從執行角度來看,計劃人員是首要執行人物,但實際的情況是計劃人員常常在辦公室打電話協調各類問題,坐在會議室盯著表格分析效率和延期,很少有人會走到現場去。我們生產的產品現在處于什么狀態?我們的物料是否準備到位?生產情況是否異常?這些問題計劃人員并不能第一時間知曉。當然,如果我們的LED顯示屏企業能做到真正的“生產全流程數據可視化”,通過信息化使得現場情況能夠一目了然,這個問題也許就不存在了,但目前大多數LED顯示屏企業還處于半自動化生產中,離形成這樣的信息化管理還有很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企業計劃人員必須要扎根現場,了解并熟悉現場,計劃能力才能跟上一層樓。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LED顯示屏企業生產計劃管理還有諸多問題,但其實“問題即方案”,只要我們真正弄清楚了問題癥結所在,真正行動起來去剖析、關注各個層面的細節,解決問題就水到渠成。當然,前提是LED顯示屏企業得理解計劃管理基本的內在邏輯和價值導向,如果只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那效果自然不會太明顯。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