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80能否延續索尼“機皇”稱號?看攝影師孫少光怎么說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xiaotiao 2018-04-26 08:49:11 加入收藏
4月20日在北京,索尼舉辦了新機PXW-Z280手持式攝錄一體機的發布會,索尼280這個數字大家一定不陌生,無論是PMW-EX280還是PXW-X280,在現場錄制、真人秀和戶外節目拍攝中都深得攝像師們的厚愛。“280”這個數字也伴隨著很多攝影攝像師們的成長,在手持攝錄一體機方面,索尼確實一直有著傲人的成績。
隨著4K時代的來臨,攝影設備一直在不斷的更新交替。在不斷追求更高品質、更高性能與更便捷性上,索尼新機PXW-Z280是否能一如既往的成為攝像師的心頭愛呢?我們專門在發布會期間采訪了使用PXW-Z280拍攝樣片的紀錄片攝影師孫少光老師。
這次的樣片拍攝地選到了藏區,請問這對拍攝有沒有提出不同以往的要求?PXW-Z280的表現怎么樣?
孫少光:這次是在青藏高原的滇西南拍攝,因為是在高原環境拍攝,所以環境相對極端,溫差大,海拔高。我認為在高原拍攝,是可以測試出一個機器在極端環境上的適應能力的。
高原景觀的特殊色彩,可以測試機器的色彩反映能力。我們這次選擇在照度較低的寺院拍攝,也測試了PXW-Z280在低照度下的畫質。而且高原拍攝對攝影師的體力也是很大的挑戰,作為手持一體機的操作是否便利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我還能體驗PXW-Z280在人機操作上是否依舊便利。很不錯的是,整體的拍下下來,PXW-Z280的表現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PXW-Z280將無級可變ND濾鏡加入到了機身當中,請問在這次的拍攝中您的使用體會如何?
孫少光:我認為其實老攝影師還是很保守的,對新的功能還是持謹慎的態度。在我使用PXW-FS5的時候,還是使用傳統的操作模式,沒有頻繁的使用無級ND。這次使用無級ND后感覺是有很多的優勢是我之前沒有發現的。在使用過后,我反而覺得把無級ND普遍添加到手持一體機中對攝影師的幫助會是非常大的。
您一般在何種拍攝場景中會使用到可變無級ND這個功能?您有什么體會?
孫少光:就這次高原拍攝來說,高原的光線變化大,整體亮度比較亮,將固定的ND檔調到最大后,我發現畫面還是比較亮。這時候使用無級ND就非常的適合。第一,用無級ND會比原來的固定ND獲得更高的遮光率,這是絕對的優勢。第二,我們原來控制曝光一般是靠光圈和ISO,甚至有時候會動一點點快門,但是使用無級ND就可以更精準的控制曝光,這在我們的拍攝上非常的便捷,而且操作簡單。
在拍電影的時候,景深是很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所以攝影師會習慣先限定光圈,然后再控制曝光。但遇到在室外拍攝的情況的話,光線很多情況是不可調的,一般攝影師會使用外加ND,但是調控也是比較有限的,有時候時間也不允許。這時候使用無級ND就可以非常精準的以半檔、1/3檔來控制曝光量,這樣的話我就可以保證我的曝光沒有問題,而且同時景深還可以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在拍攝風光的時候,我個人喜歡將光圈設置到最佳成像值,如使用F8,但有時候使用F8的話,曝光不一定能滿足需求,有可能會有一兩檔的誤差,這時使用無級ND的話就可以很精準的進行控制。
PXW-Z280的1/2英寸小畫幅會帶來較大的景深感,那么在樣片中,您從寺廟內走到寺廟外的拍攝過程中,為什么您會使用自動無級ND,而不是自動光圈?
首先,這取決于你把什么放在首位,是景深,曝光還是畫質,這時候你要做一個平衡。
雖然PXW-Z280是1/2英寸傳感器,但是在小機器中它已經是很大的傳感器了。所以它在畫質上,在低照度上的表現都很好。而且它的景深感并不會帶來全面清晰的畫面,它有時是能夠拍出虛化的,我用自動無級ND,其實就是我想首先的保證景深,在此基礎上再改變曝光。
PXW-Z280能夠拍攝4K 60p畫面,您這次是使用60p的幀頻拍攝的么?您覺得這個幀頻能夠帶來怎樣的好處呢?
孫少光:對,我一直在用60p拍攝。我用60p拍攝不是為了在25p下做慢動作,而是為了取得更平滑的動作效果。雖然目前60p不是主流,用的還是24、25或30p較多。但是其實是因為24p和25p是當年對經濟的妥協,幀頻再低就能看到閃爍了。但在當下的數字年代,頻率升高在經濟上已經不是問題了,而且出于對未來影像的發展方向考慮,我個人就比較傾向于60p的拍攝了。就目前來說,常規拍攝24p、25p和30p還是主流的,能夠滿足你的播出標準的。60p拍攝更多的還是為了做慢動作。而且聽說,去年年底,廣電總局頒發了4K播放的規范,已經規定了4K播放必須為50p。所以,我認為咱們拍攝紀錄片這類影片,還是有必要為了能適應未來的標準做一些準備。
這次的影片聽說您全部是用HLG來拍攝的,對此您有什么使用體會?
孫少光:對,這次我全是用HLG來拍攝的。在早期,我都是用LOG來拍攝的,但是LOG拍攝就需要調色,這是需要增加時間和預算成本的。但是用HLG基本不需要調色的,就可以實現很好的動態范圍。
我們在特別高的亮度差的情況下做過對比,當畫面中有很亮的雪山白云,還有比較暗的樹木時。我用BT.709格式拍攝時,無論怎樣控制曝光,都會出現白切的情況,使用了HLG模式時,層次馬上就出來了。
其實HLG對于我們來講不是太陌生,在標清年代,索尼在自己的大的廣播級機器里就有伽馬設置,利用拐點、斜率等等做各種各樣的調整,但是在BT.709格式下,再怎么調都很吃力。而且在使用時要有好的監視器進行監看,不同的場景還需要重新調試參數,而且還要考慮場景銜接等等問題,非常麻煩。有了HLG后,就特別的省心了,打開HLG就可以所見即所得的看到層次的增加,這是讓攝影師比較放心的一件事情。
而且這款機器的HLG已經達到了BT.2020的色域,這已經是電影級的標準了。據說BT.2020的色域比DCI的色域還要寬一些,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我就會更加放心。這個色域空間已經很大了,可以拍攝的色彩很多。
這次拍攝的影片其實也很好的反映了HLG的寬色域能力,尤其是唐卡的拍攝,它里面有些顏色特別少見,非常顯眼但又略帶閃爍,用BT.709拍攝時會出現色彩偏差的情況,但這次用HLG拍攝就很準確的反映出了真實的顏色。
在創作上,PXW-Z280帶來的景深感較大,那么您用了哪些方法來突出主體?
孫少光:對于小畫幅機器,第一是選擇干凈的、簡練的背景,這是需要攝影師具備這樣的素質的,也是功夫所在。第二,是使用長焦拍攝,一個原因是長焦能夠避開一些雜亂的景物,另一個是紀錄片為了不影響被拍攝者的情緒和表現,使之在鏡頭中更自然,攝影師也愿意在更遠的地方用長焦拍攝。而且很多一體機在長焦上的表現很不錯,都能夠推得比較近,這也剛好符合拍攝的需求。
這次采訪,孫少光老師和大家分享了PXW-Z280的使用心得。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新產品的樣片往往是由歐美國家的攝影師進行拍攝的,而這次的樣片第一次由中國攝影師拍攝,它得到了索尼總部的高度認可,在NAB展會上也進行了放映。因此,這次的拍攝體驗分享對于咱們中國的攝影師,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