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行業投資策略:吹盡狂沙始到金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9-01-28 08:30:0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政策面:集中發布,重在規范。18年是教育行業政策頻出的一年,國家層面,行業整體有《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的發布,細分領域有幼兒園、K12教培相關規則的制定;地方層面, 27個省份已出臺民促法相關實施細則。不同于16年11月民促法修法前的政策空白,18年實際是配套政策集中出臺、規范程度提升的過程,促進行業從之前的野蠻生長,向有法可依、有序、健康發展轉變的過程,并非是所謂的“高壓監管”。
基本面:持續向好,成長可期。三地優質資產上市,板塊關注度提升。A股資產質量明顯提升,港股、美股上市熱情依舊,三地板塊聯動性加強,關注度明顯提升。教育占比進一步提升,部分公司剝離傳統業務。A股教育板塊公司愈發純正,不僅利于資源聚焦,更利于投資者信心及估值提升。教育消費有望持續穩定提升。近五年我國居民人均教文娛消費支出持續攀升,在總消費支出的占比也在提高,個稅抵扣也在傾斜教育消費,《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中兩項與教育相關。
風險面:未完成業績 承諾導致商譽減值為個別現象。從行業屬性來看,除非政策或品牌出現重大變故,教育企業的業績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比較強,又有招生人數、學費價格、預收賬款等先行指標,因此由于未完成業績承諾而造成商譽減值的風險較小且可控。2015~16年是教育行業并購 整合比較集中的時期,18年大多是業績承諾最后一年或是業績承諾期過后的第一年,因此業績承諾期過后的教育企業業績及商譽減值情況尚未有足夠的數據體現。
投資建議:隨著越來越多優質教育資產上市,配置策略逐漸從個股時代轉向自上而下。首先根據政策面選細分領域,建議優選政策偏友好、不確定性較小的細分領域,如早教、K12教培和職教培訓,這些細分領域的教育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A股和美股。再從這些細分領域中優選基本面優質(未來擴張邏輯清晰可行、業績有支撐)的個股,如科斯伍德 (看點在于西安深化和異地復制)、三壘股份 (看點在于加盟店快速擴張及直營店收購的預期)、科銳國際 (看點在于靈活用工的快速增長),以及業績即將迎來拐點的個股,如凱文教育 (看點在于國際學校業務有望實現正向盈利)。
風險提示:民辦學校的政策風險,《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終稿尚未落地,學校類資產的相關政策尚具有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幼兒園新政出臺以后,更加引發市場對義務教育階段政策的擔憂。教育行業并購整合存在不確定性。
(文章來源:中泰證券)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