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應用場景:地質博物館的創意解析
來源:szzs360 編輯:lsy631994092 2019-11-28 17:35:3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多媒體產品幾乎如出一轍,如何富有創意的將多媒體應用到展廳展館中才是真正的贏家,如本篇探討的地質類博物館,此類展館強調地域特色、時間軸、空間場景三個元素的結合,展現的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及地質地貌,下面就以地質類博物館為藍本,為大家解析地質類公園博物館的多媒體應用。
以生命起源引入展館主題
以奇幻閃爍的球幕變換演繹地球生命的奇跡;墻面的大屏幕同時展開對地球生命起源的介紹和地質地貌的形成過程。天花布置象征宇宙軌跡的燈帶,表現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高科技展示技術解剖地域特色
為了讓參觀者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到當地象征性地質地貌的剖面組成部分,將當地特色的地質橫切面展示出來,并融合移動滑軌屏展示系統和納米全息透明屏展示系統,讓參觀者在互動娛樂的同時能對地質標本進科普了解,寓教于樂。
幻影成像系統展示水蝕花崗巖地貌的形成過程。
還原古人類場景為時間軸,貫穿人類發展變換
將時光倒回遠古時期,還原當地古人類生活狀態,采用半景畫展示系統,通過投影結合場景造型和古人類模型重現歷史場景。再以裸眼3D投影技術展示景區的秀美風光,使參觀者仿佛置身于景區的山水風光、魚群暢游、百花綻放,具有震撼人心的動態藝術感。
借助時空互動隧道,讓參觀者體驗穿越感,隧道的地面星光流動,像是走在時空隧道中,墻面演繹著當地的地質元素億萬年來的變遷,即使靜止不動也能感受飛速移動變換。
電子沙盤與折幕結合,俯覽全景結構
采用折幕沉浸式展示系統、沙盤模型和互動甩屏系統,展示整個郊野地質博物館的總體空間規劃與分園區概況,并以互動墻結合互動采集化石區,趣味的展示化石的形成過程和采集過程。
地質類博物館的設計一般以規劃地質知識的科普、地質標本的展示以及地質標本的收藏及研究為主線,結合多媒體的應用讓參觀者親眼看到地質地貌的演變過程及對人類的影響,也為保護原生態自然環境起到宣傳作用,更深刻體會到展館的主題。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