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總體解決方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lsy631994092 2020-03-05 09:59:1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前言:
大家好,智慧醫療是我們智能化弱電行業中非常難的一個領域,作為一個從業人員,我們可能沒有接觸過醫院項目,但是我們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智慧醫療總體架構怎么樣的?一起來學習吧!
正文:
一、智慧醫療架構
智慧醫療平臺按私有云的模式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數據存儲即服務(D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云安全”和虛擬化應用等五個層次的內容,還包括貫穿五個層次的標準規范體系、運行維護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三大體系,衛生信息平臺總體架構圖:
1、基礎設施層:包括基礎軟件環境、硬件環境以及網絡環境等。基層醫療機構系統建設所需的應用服務器、數據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以及平臺軟件系統都將基于市級云平臺運行。
2、數據資源層:包括本系統運行所需的基礎庫和業務庫,并實現與市級數據交換管理系統數據的統一。
3、服務支撐層:是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為應用系統提供底層的服務支撐以及技術支撐,主要利用市級數據交換管理系統提供的資源和支撐服務。
4、應用層:在統一的系統框架之上,根據實際需求,針對不同的應用層面和場合進行定制,形成不同的模塊或系統。主要包括基本醫療、公共衛生、遠程醫療、運營管理、業務監管。
具體功能架構如下圖:
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層是醫療衛生文檔交換和共享的主要信息源。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包括三部分內容:數字化醫院建設、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和公共衛生機構信息系統。
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平臺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完成區域內各級各種醫療衛生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共享,并提供各種服務接口。按照功能又可劃分為兩層:健康信息交換層(HIE)和健康信息管理層(HIM)。HIE層主要負責區域間各系統之間的信息傳輸、交換和文檔存儲,HIM層主要負責對健康檔案信息的提取、轉換、存儲、分析,并提供基于健康檔案信息的各種服務。
健康保障應用系統包括門戶系統、健康保障服務平臺和遠程醫療服務、醫療衛生管理系統等。為居民、醫護人員提供直接的信息訪問通道,為醫療衛生管理機構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為建立一個醫療衛生數據中心,實現個人健康檔案數據和檢查檢驗、影像數據的集中存儲,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和分析。系統支持對數據倉庫的擴展,用來支持對海量數據的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服務。
二、信息標準規范體系建設
遵照國家相關標準,以及衛生部關于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指導方案和意見,建立內衛生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包括應用的統一標準數據元庫,標準的衛生數據字典庫(包括代碼的新增、審批、發布、修改的管理)等。
國家衛生信息標準體系基本框架
1、標準規范體系建立的原則
信息標準規范體系包括數據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業務規范
(1)有國家(行業)標準的優先遵循國家(行業)標準。
(2)即將形成國家(行業)標準的,爭取在標準基本成熟時,將該標準率先引入試用。
(3)無國家(行業)標準的,等效采用或約束使用國際標準。
(4)無參照標準,按標準制定規范,自行研制。
(5)在編寫衛生信息交換標準時需特別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和變化。
2、信息標準規范體系設計內容
(1)按照衛生信息化總體規劃框架,以衛生部信息標準框架體系為基礎,提出信息系統標準規范體系總體框架與建設內容的邏輯關系。
(2)數據標準規范設計,根據衛生部標準中的公共數據元標準、公共代碼標準、公共數據存取規范、數據交換規范等,結合實際建立既符合衛生部標準,又滿足信息化系統要求的數據標準規范。
(3)技術標準規范的設計,通過技術標準規定的制定,支持區域內各系統和衛生信息平臺之間數據級和應用級整合,并提高業務系統之間的應用集成,互聯互通能力。
(4)管理標準規范:包括標準管理,安全管理,數據管理,項目管理,用于指導數據中心日常運行管理,數據維護管理。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