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別藍海市場!2020你不知道的智慧停車
來源:智慧安防網 編輯:lsy631994092 2020-05-15 09:54:0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8月25日-27日 ,由福田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城市停車分會、深圳市停車行業協會、深圳市智慧安防行業協會共同組織、近30個城市停車商協會支持和協辦的“2020深圳國際智慧停車設備與技術博覽會” 將盛大開啟!展會以構建智慧交通生態圈為主題,各大智慧交通企業紛紛登臺亮相,為廣大企業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廣泛的商機。 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6億輛,與2018年底相比,增加2122萬輛,增長8.83%。龐大的汽車數量一方面體現了經濟發展強勁動能所帶來的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由此引發的交通擁堵、道路安全、泊車困難等嚴峻現象,也對城市建設產生了消極影響,尤其是停車難問題,早已是各大城市的通病。
智慧停車行業也因此成為了改善停車環境、滿足停車需求的“香餑餑”。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020年,智慧停車行業會面臨什么樣的局勢變化,將會是眾多企業,乃至社會及政府的關注所在。
我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百億市場規模
由于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尚處于早期階段,但市場規模擴張速度較快。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僅僅達14.5億元。2013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超30億元。2015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突破50億元。
截止至2017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76億元。初步測算2018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百億元。不過,相比整個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停車場智能設備配備率還處于低水平,未來還有巨大提升空間。預測在2020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54億元。
▲2010-2020年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慧停車市場現狀
智慧停車已經成為一個物聯網不可忽視的垂直領域,也是創建智慧城市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什么是智慧停車?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傳統停車,傳統停車是指在停車過程中,車主需要人工尋找車位、倒車、尋找車輛、尋找出口、停車收費,會出現環節繁瑣,效率較低,收費和管理較散亂等問題。而智慧停車,簡單來說,就是以停車位資源為基礎,通過互聯方式運用一些智能技術使停車過程變得方便高效,實現車位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停車效率最優化以及一站式服務的便利化。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智慧停車=傳統停車+新智能+新互聯,前者能夠解決停車的效率問題,后者旨在解決停車場信息不對稱。
目前,國內的智慧停車市場處于群雄混戰的階段,從傳統停車管理公司、創業型公司、互聯網巨頭和安防公司,參與方式眾多。由于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不盡相同使得信息共享及車位共享沒有想象中的容易,競爭格局相對分散,技術水平各異,且上述參與方切入停車市場的角度不一,尚無明顯的整合者,所以急需相關政策的出臺與實施,促進產業的規范與升級。
不爭的事實是,智慧停車是大勢所趨,而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我國停車場數量存在巨大缺口,將有著巨大增長空間,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藍海”。
三類玩家角逐智慧停車業務
目前,智慧停車行業的市場格局主要以智能停車設備商、安防設備提供商及互聯網停車運營商這三大類為主。
一、停車設備供應商
停車場作為具有產權歸屬的資產,歸屬于所屬的地產物業管理公司,而停車場設備及管理系統則由專門的停車場設備供應商提供,以及后續的運營服務。
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停車場設備商有捷順、富士等,這些企業在行業內積累了一定的停車場資源、業務經驗和用戶數據,在停車場升級改造過程中在停車體驗及功能設置上比較知根知底,并且牢牢控制著自有停車場資源的用戶入場權限,有先發優勢。
二、安防設備供應商
在停車場內,停放車輛的防盜防竊非常重要,視頻監控攝像機自然成為停車場內必備的設備。
當前,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安防設備供應商開始發力停車場業務,由于在視頻技術、可視化管理、門禁管理等綜合能力方面比其他競爭者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也是行業內非常強勁的競爭者。
三、互聯網企業
有智能的地方就有互聯網企業,智慧停車也不例外。互聯網企業進入停車場業務,自然彪炳的是要變革停車場行業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作為信奉互聯網思維,依托資本市場對傳統行業扮演攪局者的角色。
互聯網企業慣用“補貼、免費送設備”等互聯網營銷手段,以求快速搶占市場及虜獲低級用戶。資本運作是此類企業的優勢,但由于缺乏在行業的積累,在具體的業務應用上為業內人士所詬病。
智慧停車市場的未來前景
在去年2019年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城市停車場”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被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及。
顯然,智慧停車已經變為了行業的“新寵”。據悉,我國停車收費的靜態市場空間高達5000億元,2021年停車市場整體規模預計將達到萬億元,智慧停車場系統發展態勢迅猛。目前,智慧停車玩家眾多,傳統停車管理公司、創業型公司、互聯網巨頭和安防公司等紛紛加入這場藍海搶奪大戰中。
此外,資本也在近幾年爭相涌入智慧停車市場。截至2018年底,智慧停車投融資項目共計271起,其中115起公布了具體融資金額,總計為189.3億元,單個項目平均融資金額約為7765萬元。在115起融資項目中,有5成項目的融資金額集中在千萬人民幣區間,億元及以上的融資項目高達23%。
▲我國智慧停車融資項目融資金額區間分布情況
縱觀整個智慧停車行業,行業內每次重大融資的發布都將整個行業向前推進一大步,而如今短時間內爆發的融資風暴和眾多停車場設備生產商之間的競爭讓行業內呈現出一幅“群雄并起”的大場面。可見智慧停車場市場已經呈現千帆競發,互爭雄長的格局,安防企業也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加之我國5G商用推廣、AI技術等前沿科技在應用層面的發展,智慧停車可隨著移動通信、云計算、大數據、視頻識別和智能停車設備等相關技術的不斷優化、升級和應用,開發出更多的停車場景,以改善用戶的停車體驗。
綜上,2020年,我國智慧停車正在從頂層設計、社會投資、技術采購和市場教育等方面同步推進。也正因如此,無人值守、無感支付等智慧停車理念一經小規模試水得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快速落地。
智慧停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發展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不成熟也是情理之中,對于智慧停車相關企業來說,如果能將億級的市場盡早開發出來,不僅能夠搶占市場紅利,還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
2020年,各方企業將如何開辟智慧停車多元化的新市場格局,是件值得期待的事。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