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會議室,疫情下的加速:IFC2020新氣象
來源:投影時代 編輯:swallow 2020-10-12 09:22:3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投影退,液晶和micro-led進——這是會議室顯示市場的大格局!”IFC2020展會上,傳統會議室顯示市場正在進入新的“分化階段”。尤其是疫情開啟的遠程辦公熱已經實打實的轉化為會議顯示智慧化市場的“成長動力”!
疫情下,“會議顯示”收獲頗豐
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上半年商用平板市場規模總量13.5萬臺,同比增長25%;銷額25.9億元,同比增長10.1%。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上半年會議平板銷售量約15.3萬臺,同比增長42%,銷售額約25.7億元,同比增長9% 。
IFC2020現場,創維、TCL、京東方、華為、大華、利亞德、聯建光電、AET、卓華、艾比森等品牌都推出了眾多會議顯示終端,尤其是MAXHUB的大型展位,更是凸顯會議顯示的“市場地位已經今非昔比”。特別是按照展品數量看,會議大屏已經成為與“工程大屏”規模相當的“專業顯示半壁江山”。
“企事業單位,擁有超過3000萬個會議室”,行業人士指出,會議市場不是一個“小領域”。特別是,智慧會議時代,產品融合顯示、遠程會議、互動等多種功能,是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平臺”。專業顯示產業將會議應用市場的成長,視為5G+AI概念下,一個重大產業增量機會。
“無論是液晶平板,還是小間距LED屏,在會議市場的機遇,都不是‘替代傳統投影’這么簡單。”這是行業的基本共識,這也決定了未來會議顯示的市場規模,不會是傳統商務投影機的百萬臺,而更可能是其三到五倍。
甚至,商務投影廠商都認為,現階段多元技術競爭導致商務投影市場規模萎縮的格局,是不具有長期性的:一方面,移動大屏商務上,投影機擁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另一方面,傳統會議室應用投影儀必然保留部分差異化場景的份額——而一旦在智慧辦公概念下,商用會議顯示市場真正爆發起來,商務投影可能依然擁有數十萬臺的市場機遇。
“看好會議大場景和5G+AI下的辦公革命。”這一共識下,IFC2020的會議顯示產品加速布局,正在引領一輪新的專業顯示產業“成長機遇”。
多元技術攜手并肩格局基本形成
投影、液晶平板還是micro-led?這個問題對于會議顯示而言已經“不是問題”。行業專家指出,多元技術呈現的市場格局,更多的是互補,而非競爭。
例如,京東方等液晶陣營,會議產品聚焦在8K、80+英寸,和電容觸控交互上,非常具有“市場單一性”。這是因為,液晶顯示受制于玻璃基板尺寸,在大型化上擁有“天然瓶頸”。比較而言,micro-led顯示技術,則幾乎沒有與液晶會議平板相當尺寸的產品推出。
micro-led顯示在會議市場主打100-200英寸,其中150英寸下主要是4K產品,200英寸則進入8K/4K可選擇供給空間。這種產品格局,一方面與micro-led技術的拼接應用,沒有最大畫面尺寸限制有關;另一方面則礙于超微間距產品的技術和成本難度,與液晶比較缺乏競爭力有關。所以,液晶會議平板與micro-led會議平板形成了從七八十英寸到兩三百英寸“銜接但幾乎不重疊”的應用線。
對于投影產品而言,其更主要的特點是“顯示成像方式特殊”!這導致,例如視美樂那種可以裝進公文包的百英寸激光商務投影機產品;或者不使用時屏幕和設備隱藏在天花板的應用形態。這種差異的顯示特性,決定了商務投影在會議市場可以找到與液晶平板、micro-led沒有競爭的獨特應用場景。
“會議顯示百花齊放的未來是明確的。”業內預計,除了傳統會議室、一般的工位辦公區的數字大屏、居家辦公的書房會議屏幕等市場也會有所發展。這將形成“尺寸多元、技術多元、形態多元、兼顧其他用途的場景多元”等更為豐富的會議顯示市場。IFC2020上,會議顯示設備“幾乎所有顯示廠商均有涉及”即代表了這一應用產品的良好發展預期。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