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小知識丨LED顯示屏基礎介紹
來源:蘭景LED顯示屏 編輯:小月亮 2018-10-12 17:16:4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介紹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像素
LED顯示屏的最小成像單位叫做像素。
不管是單色、雙色還是全彩,LED顯示屏中的每一個可被單獨控制的成像單位稱為像素。
LED顯示屏的兩像素間的中心距離稱為像素間距,又叫點間距。點間距越密在單位面積內的像素密度就越高,分辨率亦高,成本也高。像素直徑越小,點間距越密。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亮度
亮度:是指顯示屏的發光程度,對于顯示屏而言,并不是把亮度調節越高越好,應該有一個限度。
一般室內全彩顯示屏的亮度范圍建議在100-800cd/m2左右,最好不要超過這個范圍;
戶外LED顯示屏的亮度范圍在4000-6000cd/m2左右,不宜太亮,而且現在有些地方已經對戶外LED顯示屏的亮度做了限制。
顯示屏亮度的大小主要由LED燈管管芯的尺寸決定,在同款產品、同等電流情況下LED燈管管芯越大亮度越高。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色溫
色溫:溫度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其物體呈現為不同顏色;色溫與普通大眾所認為的“暖”和“冷”正好相反,
例如,通常人們會感覺紅色.橙色和黃色較暖,白色和藍色較冷,而實際上紅色的色溫最低,然后逐步增加的是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藍色是最高的色溫。
例如,在晴朗的藍天下拍攝時,由于光線的色溫較高,因此照片偏冷色調;而如果在黃昏時拍攝時,由于光線的色溫較低,因此照片偏暖色調。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像素密度
分辨率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屏所能顯示的像素有多少。
單元板(模組)/顯示屏的分辨率=單元板(模組)/顯示屏的橫向像素點數乘以縱向像素點數。
像素密度:是指一平方顯示屏內的像素數量,
像素數量越高,代表顯示顯示效果越好,顯示畫面就越精細,圖像越清晰,顯示的信息也就越多;像素密度主要由點間距確定;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白平衡
白平衡:色彩學上當紅綠藍三原色的比例為3:6:1或2:4:1時才會顯示出純正的白色,如果實際比例有一點偏差則會出現白平衡的偏差,一般要注意白色是否有偏藍色,偏黃綠色現象。
對于亞洲人群來說一般更偏愛于偏藍,而歐美人群來說一般更偏愛于黃綠。
白平衡的好壞主要與顯示屏所使用的燈管有關。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對比度
對比度:顧名思義就是黑白亮度對比,即:在一定的環境照度下,屏幕上同一點最亮(白色)與最暗(黑色)時的亮度比值;
對比度=(發光時的亮度(發光亮度)-環境亮度)÷不發光時的亮度(反射亮度)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灰度
led顯示屏灰度也就是所謂的色階或灰階,是指亮度的明暗程度。對于數字化的顯示技術而言,灰度是顯示色彩數的決定因素。一般而言灰度越高,顯示屏畫面顯示的色彩越豐富,畫面也越細膩,更易表現豐富的細節。
公司的全彩產品可達到16777216種顏色,即通常所說的16兆色。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像素失控
像素失控有兩種模式:
(1)盲點,也就是瞎點,在需要亮的時候它不亮,稱之為瞎點;
(2)常亮點,在需要不亮的時候它反而一直在亮著,稱之為常亮點。
像素的組成為1R1G1B,而失控一般不會是同一個像素里的紅、綠、藍燈同時全部失控,但只要其中一顆燈失控,我們即認為此像素失控。
按照SJ/T11141-2017行業標準的規定,室內屏、戶外屏的整屏像素失控率應不大于萬分之一,且為離散分布。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是指用戶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觀察屏幕上所有內容的角度。顯示屏可視角度的大小直接決定了顯示屏的可視范圍,故而顯示屏的可視角度是越大越好。
而可視角度的大小主要由LED管芯的封裝方式和套件結構來決定的。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刷新率
“刷新率”又叫“刷新頻率”,它指的是顯示屏(燈管)更新的速率,通常以赫茲(Hz)為單位進行表示。一般而言刷新頻率在3,000Hz以上,為高效能LED顯示屏。
一般刷新率高于1000Hz以上人眼基本分辨不出。刷新頻率越高,畫面顯示越穩定,視覺閃爍感就越小。LED顯示屏的低“刷新頻率”,其影響除了攝像、攝影時會出現水波條紋之外,同時也會發生類似數萬顆燈泡同時閃爍的影像,人眼在觀看時,可能會因此產生不適感,甚至對眼睛造成傷害。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換幀頻率
換幀頻率: 畫面信息更新的次數;人眼有一定的視覺惰性 ,一個畫面反復通斷,閃爍頻率大于25HZ時,人眼就感覺畫面不動了。換幀頻率越高,變化的圖像連續性越好。
利用視覺惰性,視頻源的換幀頻率一般為30Hz、50Hz、60Hz。
可以這么理解,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么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后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秒內由20張畫面完成,那么換幀頻率就是20Hz.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最佳視距
最佳視距: 是能剛好完整地看到顯示屏上的內容,且不偏色,
圖像內容最清晰的位置相對于屏體的垂直距離。
最小視距: 對于具有一定形狀、亮度、距離的兩個光點,無法分辯該兩點的位置點到該兩點的最小垂直距離。
最佳可視距離≈點間距,這是一個大概的觀看距離。
例如,點間距6mm的顯示屏,最佳可視距離大約是6米,站的距離太近近,就能夠分辨出屏上的一個個的像素點,顆粒感比較強,站得遠呢,人眼就分辨不出細部的特征。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掃描方式
掃描方式又區分為:靜態掃描和動態掃描;
靜態掃描:從驅動IC的輸出腳到像素點之間實行“點對點”的控制叫靜態掃描,無需其他控制電路。
動態掃描:從驅動IC的輸出腳到像素點之間實行“點對列”的控制叫掃描掃描,它需要控制電路。
比較:
靜態掃描:不需要行控制電路,成本較高,但顯示效果好,穩定性好,亮度損失較小等;
動態掃描:需要行控制電路,但成本低,顯示效果差,穩定性較差,亮度損失較大等。
但是因為板子的面積有限,在點間距≤10mm時,產品無法設計為靜態掃描。
動態掃描又分為1/32掃、1/16掃、1/8掃、1/4掃等。通常室內產品采用1/16掃-1/32掃設計,室外一般采用1/2掃-1/13掃。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驅動方式
驅動方式分為恒流驅動和恒壓驅動兩種方式。
恒流驅動:顧名思義就是恒流驅動輸出的電流是恒定的,而輸出的直流電壓卻會隨著負載阻值的大小不同在一定范圍內產生變化,負載阻值小,輸出電壓就低,負載阻越大,輸出電壓也就越高;
目前,公司恒流驅動產品使用的代表驅動器件有:PWM芯片、雙鎖存芯片等;
恒壓驅動:是其輸出的電壓是固定的,但其輸出的電流會隨著負載的增減而產生變化;公司恒壓驅動產品使用的代表驅動器件為74HC595D。
綜合來講,恒流驅動的產品會比較好,同時也會比較貴。因為恒流驅動的產品,它多了一些線路和芯片,讓電流可以保持恒定,增加了LED顯示屏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平整度
平整度:發光二極管、像素、顯示模塊、顯示單元板/模組在組成LED顯示屏平面時的凹凸偏差。LED顯示屏的平整度不好易導致觀看時,屏體顏色不均勻。
LED顯示屏的表面平整度要在±1.5mm以內,以保證顯示圖像不發生扭曲,局部凸起或凹進會導致顯示屏的可視角度出現死角。單元板/模組平整度的好壞主要由生產工藝決定。整屏平整度的好壞主要由安裝工藝決定。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墨色、花屏
墨色:由發光二極管、PCB、面罩等組成油墨顏色;
墨色不均:是指相鄰模組之間不點亮時存在較明顯的色差,顏色的過渡以模組為單位。
一般是由面罩檔次差異較大、PCB板底色差異較大導致;
花屏:指相鄰模組或模組之間存在較明顯的色差,以燈管為單位的亮度不均勻。
色塊:是指相鄰模組或模組之間存在較明顯的色差,顏色的過渡以芯片或模組為單位的亮度不均勻。
一般情況下,如果燈管的混燈不均或是燈管檔次相差較大或芯片異常等都會使顯示屏產生花屏或色塊
LED屏的基礎知識點丨屏體判定方法
所以判定一面屏體的好壞,我們可以在站在一定的角度和距離,通過屏體的刷新率,低灰效果(灰階),盲點情況,還原度(對比度),以及墨色、亮度一致性、平整度等方面來判斷。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