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馭科技‖MCNet · 全分布式氣象災害指揮中心顯控系統解決方案
來源:晨馭科技 編輯:swallow 2021-01-12 15:24:2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項目背景
我國自入冬以來,接連遭遇多次寒潮來襲,各地方政府紛紛行動防范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除此以外,突發性強降雨、雷擊、冰雹、颶風、沙塵暴等,也都是我國較為頻繁的氣象災害,不僅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甚至還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建立以防災、減災、救災為目的的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 刻不容緩。
解決方案
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是氣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國家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晨馭科技 深入了解《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相關要求,采用自主研發生產的MCNet集分交互式可視化綜合管理平臺 ,實力打造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顯控系統解決方案,幫助氣象部門建立無縫隙、全覆蓋、高智能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需求實現
01、地基、空基、天基,“一張圖”清晰明了
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是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核心。為實現全面準確的氣象預報預警,各省市氣象局積極組建以地基(自動氣象站、雨哨站等)、空基(氣象氣球、氣象無人機等)、天基(氣象火箭、氣象衛星等)為主體的氣象數據探測體系。因而,如何將這些分布于全國各地,來自于不同探測設備的氣象數據最優化、最大化地呈現在決策者眼前,成為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晨馭科技為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打造音視頻一體化解決方案,采用業內領先的全IP淺壓縮分布式圖像處理技術 ,實現衛星云圖、雷達圖、自動站監控畫面等多種信號的實時上屏顯示,以靈活的畫面布局,8K@60Hz全幀率無損畫質體驗 ,圖像漫游、畫面疊加、自由縮放等顯控功能,為氣象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提供縱覽大局的氣象防災減災“一張圖”。
衛星云圖能從多角度展示云系特征及其演變過程,是監測天氣變化,進行氣象災害預報的重要工具。例如我國目前使用的風云四號氣象衛星,區域常規成像最小范圍達1000km×1000km,空間分辨率更是高達500米,其超高的圖像分辨率與畫面精度,對指揮中心大屏拼接顯控系統提出了巨大挑戰。
MCNet分布式處理器采用圖像幀內靜態壓縮處理方式,不僅擁有原生級的圖像處理畫質,還可實現“端到端多窗口疊加極低延時 ”與“納秒級屏間精準同步 ”,確保超高分辨率動態圖像在拼接大屏上的完美呈現,滿足氣象指揮中心對熱帶氣旋、臺風眼區的精細化動態觀測需求, 極大提高了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對主要氣象災害的全天候、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綜合立體監測能力。
02、實時、整合、匯總,“一本賬”心中有數
氣象數據是氣象決策管理、預報預警的重要基礎支撐。目前,除了遙感影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等觀測數據,我國氣象災害防御數據庫還包括有災害數據、風險數據、防災減災救災設施與人員數據等。為此就需要建立功能完善的數據資源調控平臺,運用大數據可視化技術,使所有數據立體交互、一目了然,提高數據利用效率。
MCNet分布式系統支持不同分辨率、不同接口的各類視頻信號接入,能將其整合形成龐大的氣象數據資源池,運用基于網絡的超高分辨率動態底圖實現方案 ,實現PGIS、ArcGIS等行業軟件的點對點顯示,清晰呈現氣溫、降水、風速、風向等多種氣象要素符號標識,幫助有關部門獲取信息規整、數據量化、覆蓋全面、更新及時的可視化氣象數據“一本賬”。
為實現指揮中心業務人員對氣象數據的靈活調取與使用,晨馭科技采用MCNet全數字化 KVM 坐席協同管理系統 ,解決不同人員在不同數據服務器之間的實時切換調用問題,幫助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構建舒適高效的協同管理平臺。
系統擁有美觀簡潔的人性化操作界面,業務人員只需使用一套鍵盤鼠標,即可遠程管理多臺計算機設備,方便快捷地進行跨平臺、跨系統信號調取與數據比對,優化操作體驗,整潔辦公環境,徹底解決席位之間孤立問題,實現對系統資源池內信號的實時調用與操控 ,構建集約共享、彈性動態、高效可靠的氣象大數據中心管控平臺。
03、全域、互聯、共享,“一張網”信息暢通
氣象部門歸根結底是信息部門,氣象預報的本質則是氣象數據的應用。因此,高時效、高質量的氣象信息供給,不單是氣象業務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決策保證。據中國氣象局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系統(CIMISS)共有服務器500余臺,2020年僅是日增長數據就高達62.53TB,對我國氣象信息化共享體系建設形成巨大考驗。
晨馭科技秉承“以氣象信息化推動氣象現代化”的發展要求, 依托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國家氣象部門構建氣象信息“一張網”。采用基于FPGA純硬件系統架構的MCNet分布式處理器,憑借靈活的全分布式部署,全光纖超遠距離信號傳輸,實現海量音視頻數據互聯互通 ,為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搭建覆蓋國家、省、地、縣四級的氣象數據共享平臺 ,最大限度發揮氣象信息效益與利用率,幫助指揮中心業務人員提高對氣象災害風險的實時動態研判能力。
除了傳統的氣象數據以外,MCNet更可跨地域實現氣象部門與國土、軍事、民政、航空、水務、生態、衛生等20多個部門的信息共享 ,推進國家氣象預警多部門、多災種信息匯集與共享應用,建立綜合風險分析與預警決策支持平臺,有效預防或是避免突發性、極端性天氣事件對我國軍事演習、航運交通、能源電力、水務管理、農業生產工作的負面影響。
04、應急、聯動、協同,“一隊伍”統籌合力
應急指揮是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有關要求,晨馭科技結合自身豐富的應急指揮中心項目經驗,采用基于全IP數字化信息傳送與音視頻一體化處理技術的MCNet分布式處理器,搭建扁平化應急指揮 管理平臺, 解決各級層應急指揮中心之間、應急指揮中心與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之間、應急部門與衛生部門、三防部門(防旱、防訊、防臺風)之間“指揮孤島”問題,以信息化手段實現跨部門、跨地區多方聯動、快速反應、高效協同的應急機制, 最大程度縮減決策所需時間,為搶險救災爭分奪秒。
除了高層領導與指揮人員的內部研討,在進行應急指揮決策制定之前,往往還需參考各領域部門專家意見,對事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研判會商。為此,就需要搭建一套可靠、穩定、高清的多方遠程視頻會議系統 ,用以達到匯總多方專家意見,節省時空成本的目的。
晨馭科技提供基于集分技術的MCNet交互可視化云平臺 ,融合多屏拼接、圖像處理、流媒體、網絡傳輸、語音對講、多方會議、環境控制等技術于一體,以精準唇音同步技術,為應急指揮中心、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指揮中心、前方指揮部提供極低延時的高保真語音視頻通話 ,高效推動研判工作快速、有序、平穩進行。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