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
來源:廣電音視科技 編輯:小月亮 2017-06-21 19:45:1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概述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主要用于實現全天候在線監控污染源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包括污染源自動監控及污染源報警,實現污染源遠程監測、現場數據采集、自動判斷是否超標、超標報警等功能。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通過有線/無線通信、環境 GIS 地理信息對污染源的廢水、廢氣的污染狀況進行監視,并集成建立在電子地圖 GIS無線(GPRS/CDMA) 通訊方式基礎上,緊密結合環保局的管理工作,將污染源管理,污染治理設備運行狀態、排污收費、環境預測、應急指揮與環境管理 OA 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
技術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采用 B/S 結構,實現基于 GIS 的面向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及時掌控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管理人員可即時調整信息采集、傳送頻率與其他參數,在前端監控設備支持的前提下,實現對其進行遠程控制和操作,發送遠程采樣等指令。
系統在數據通訊設計上根據環保部統一的數據傳輸標準,采用無線(CDMA/GPRS方式、通過 GPRS 實現數據24小時在線,同時將兼容有線(光纖/ADSL)提供給 GPRS 通訊信號不能覆蓋的地區使用,系統充分考慮先進性和實用性,根據不同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污染源在線監控點選擇不同數據傳輸方式,將現場在線監測儀器采集的排污數據上傳到環保局數據服務器,實現相關監測數據向上級環保局相應系統的自動上報功能,實現上下級的數據傳輸。
3、系統特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在功能設計結合環保局日常業務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軟硬件資源,監測數據采用 GPRS 傳輸模式,基于 GIS 環境地理信息系統操作平臺、以遠程監控為主要監控手段。
系統建設完成之后真正能夠體現信息服務、業務管理、執政為民、環境應急、以及為決策提供支持的環保信息化系統。
系統與地理信息子系統相結合,將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中與空間因素相關的信息能夠以電子地圖的形式表現出來,把污染源的信息展現在電子地圖中,實現實時、直觀、動態、可視化的環境監控。根據重點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所在流域、污染物的排放去向等環保信息可以快速檢索出相關污染源,
對于出現污染事故的快速排查和分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集成性強: 集成性主要反映在應用支撐環境對應用程序互操作能力的支持方面。本系統設計時 將充分考慮系統集成性,確保系統分布在不同硬件平臺上,采用不同的語言或者開發工具生成的各類業務應用能集成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系統框架。
可用性強: 可用性要求所采用的軟件技術必須是成熟的技術。本系統采用微軟公司成熟的開發平臺、產品及技術,確保業務應用系統能夠穩定、安全、可靠地運行。
可擴展性高: 應用支撐環境的框架必須是可擴展的,能夠適應業務和技術的發展趨勢。本系統設計將從多方面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確保當前應用的可重用性,最大程度地保護投資。
便捷性強: 應用支撐環境在提供了各種服務的同時,充分屏蔽了技術實現細節,以簡單而便于開發人員理解和使用的 API 提供上層應用程序所需的基礎服務,保證應用開發人員集中關注應用業務邏輯,有效地降低開發難度、縮短開發周期、削減開發費用。
穩定性強: 業務系統必須是運行穩定的成熟產品。
系統功能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