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個5G高校實驗室在錦城學院正式落成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編輯:QQ123 2021-04-16 14:27:4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該5G應用實驗中心的建成,創造了三個“全國第一”,即全國第一個5G高校實驗室;全國第一個5G尊享教育專網;全國第一個5G賦能產教研學的高校培訓基地。
5G賦能智慧高校建設,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的智慧教育生態
學校長期以來,推進建設一流實驗室,用新技術賦能大學教育。目前建成投用的實驗室包括了大數據實驗實訓平臺,人工智能研究所,全球空中課堂,互聯網金融綜合仿真實訓室,機器人研究所等。今年,5G應用實驗中心的落成,將全面發揮5G通信技術產業和“教學研用”的深度融合作用,共同助推5G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錦城學院高水平建設。
依托中國移動5G云網優勢和中移成研院的自主研發能力,該中心專屬搭建一套完整的小型5G網絡服務平臺,涵蓋核心網、基站、終端以及相關應用,包括5G網絡管理平臺、掃頻路測平臺、室內定位平臺、5G教培平臺以及5G基站設備、5G天線設備、掃頻路測設備等。
實驗室及培訓系統的搭建堅持實用性、先進性、兼容性、高效性、安全性五大原則。該中心由5G應用創新實驗室、5G虛擬仿真實驗室、5G核心網實驗室、5G接入網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組成,總共700余㎡,配置了5G核心網系統、5G接入網系統、5G虛擬仿真平臺、大屏展示系統、智慧農業全息展示平臺、智慧體育體驗測試系統、64通道腦電記錄分析系統、5G視頻AI分析平臺等。依托5G專網,實驗室對校園10個區域進行無線覆蓋,支持2.6GHz和4.9GHz雙頻雙工,可開展“5G無線網絡優化”、“5G應用開發與測試”、“5G通信項目綜合實踐”等課程教學。
中心著力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的智慧教育生態,持續為平安校園、智慧課堂建設等提供平臺支撐,賦能錦城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面智慧升級。
產教學研深度融合,校企攜手培養5G領域創新人才
隨著我國5G網絡的高速發展和整個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5G人才的需求已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學校信息通信工程類專業學科通過本平臺的建設,可快速形成“一個加持、三個賦能”體系(即實驗教學加持、就業賦能、科研賦能和管理賦能)。平臺的建成,快速拓寬5G移動通信原理、5G無線網絡優化、承載網技術、網絡工程與規劃、5G應用開發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從4G為主的相關課程教學向以5G為主的教學轉變,培養出更加符合業界需求的5G創新人才,為學校的信息通信科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推動地區產業升級、應用創新、輸送高質量的人才貢獻力量。校企雙方表示,將努力將5G應用實驗中心打造成為5G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
聚焦五大應用領域,推動5G應用孵化和商用
校企雙方通過該中心的搭建,力求在5G領域開展更加深入、更多層次的合作,讓教學科研與行業需求緊密聯系,聚焦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農商、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五大應用領域,目前,在5G+智慧教育,5G+無人機,5G+物聯網,5G+工業互聯網,5G+醫療機器人等方面有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例如,在5G智慧體育場景中,通過攝像頭的推拉流,就能獲取學生運動過程中的視頻數據,“學生在攝像頭前進行立定跳遠,實時出成績,誤差在毫米級,更公平也更節省時間。”中國移動成研院產品設計工程師張成介紹道,利用5G核心網將機器視覺與體育教育深度融合,可實現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引體向上、50米等體育項目的達標和違規動作的精準識別和過程記錄。而在智慧農業的全息投影柜,看到了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場景,包含農田、大棚、農機、無人機等多個場景,演示內容豐富,操控形式靈活,體現5G賦能農業的特性,未來校企雙方也將開展更多關于智慧農業的研究。
5G應用實驗中心正式落成,還得到了人民日報、科技日報、人民郵電報、四川電視臺、通信世界、飛象網、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廣泛報道。
校企雙方將以5G應用實驗中心的建成為契機,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項目轉化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共同推動5G領域相關工作取得實質成果。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