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時代正加速來臨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編輯:QQ123 2021-06-09 09:32:3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其中,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的城市33個,超過300萬輛的城市16個。北京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成都、重慶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汽車保有量超過400萬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如今,出行開車已是非常普遍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停車難問題,找不到停車位已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麻煩事,并且由此帶來的收費問題、收費方式而產生的現場議價、黑收費、亂收費的現象屢見不鮮。
以北京市為例,機動車停車供需矛盾可謂眾所周知,為計費爭得面紅耳赤、無頭蒼蠅般現找停車位、胡同、便道亂停車等等,尤其是在學校、醫院、辦公樓、商業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情況甚為嚴重。據北京市交管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657萬輛,同比增加了20.5萬輛,上升3.22%。與2000年底相比,北京市20年以來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499.2萬輛。而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停車資源普查報告》顯示,僅當年北京城鎮居住區停車缺口就達到129萬個。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北京已經給出明確的答復。
從2018年開始,為了加強機動車停車治理,北京市通過了《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通過科技手段提升停車管理和服務效能,實現智慧停車成為北京市推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的重要一環。‘智慧停車’的發展不僅在停車位供需不均衡的常態下,實現存量盤活,提高停車位運營效率,更有效解決交通問題、改善人們出行。
特別是近些年,以車牌設別為代表的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落地,為“智慧停車”的實現提供了支撐。當下,以車輛行為與態勢感知,依托多場景、多維度、多模態的道路全息感知能力已經成為現實,大大提高車輛識別能力,進而為更智能的城市車輛智慧、動態管理實現了可能。
例如昆明市通過建設智慧停車信息平臺,構建以停車泊位共享為核心,以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依托的智慧停車系統,采集、整合泊位信息和資源,實時發布泊位信息、開展停車泊位共享,提高泊位周轉率和利用率,緩解城市停車難題。
當然,目前問題和挑戰還不少,總體停車位供應還存在缺口,時空分布不合理,停車管理行業集中度低,缺少專業管理模式等問題依然存在,并且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尚未出臺全國性的統一建設標準,各地方城市的停車信息系統建設缺乏統一的規范依據,商業區與社區之間缺乏統籌規劃與架構規范等等問題還很嚴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在不久的將來,你的車可以停在哪、怎么停、怎么收費,都給你安排上了,特別是在學校、醫院、辦公樓、商業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停車難問題有待得到解決!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