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yo的混音混頻是怎么做的?與傳統的混音混頻有什么區別?
來源:Vidyo 編輯:小月亮 2021-08-30 13:41:10 加入收藏
Vidyo 視頻會議的核心是混音混頻。就是假如我們物理上是在不同地方,但是我們要達到同時化,要把聲音混音。我要看多人視頻就要混頻。任何一個視頻會議解決方案都得要解決混音混頻。
那么傳統會議都是以中心架構MCU這種模式,在中心放一個很強的服務器來處理混音混頻。然后在客戶端只是呈現。那么這種架構呢,首先對中心節點要求比較高,因為你要進行編解碼。編解碼實際是特別消耗資源的。這也就是說傳統的MCU為什么必須用dsp芯片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這個編解碼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啊,視頻會議的壓縮是有損壓縮,不能還原。所以視頻會議的圖像處理是有損的,視頻進行一次這個壓縮處理,質量會損失一次。然后他的算法比較復雜,也會造成了延遲,這就是我們說的二百毫秒的延遲。所以說MCU這種架構,它帶來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就是以前會議量不是很大的,簡單的還能支持。這種中心架構呢,只能夠支持兩級。大型會議MCU容量肯定有限的,怎么辦?他就通過多個設備之間的節點接入。但是經過一次設備延遲一二百毫秒,完全不能適用于大型會議。
那中心不行,那肯定是在客戶端去做混音混頻。所以這就出了一種非MCU架構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就是中心是轉發不進行編寫。轉發給客戶端,客戶端去解碼。一種方式是不管客戶端要什么我直接發送高清的包。另一種是,客戶端要多大的包,比如720p,那中心就做720p的包發過去。那這種非MCU架構解決方案的適應性太差。對終端的要求太高。實踐上這就是對傳統視頻解決方案的一個優化。
實際上Vidyo 使用的SVC可擴展編碼,這個編碼大圖里面是有幾個編碼小圖中圖互相關聯組成的組成。那么當你需要多個視頻流的時候,你需要看一個大圖,別人需要看小圖的時候,我只需要編碼大圖,因為我編碼大圖里面包含了編碼小圖,和剛才那個多路是不一樣的,它是一路。但是Vidyo 里面是分層的,分為高可靠性路與低可靠性路。那么它這種解決了傳統視頻的中心全編全解帶來的質量損失,延遲。打破了適應性,擴展性的局限。同時它對終端來說,只需要一路網絡與流量,高品質。路由規模大,網絡適應性強。那么這就是SVC主要的特點。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