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武漢朝宗大型演藝船“知音號”音頻系統解析
來源:易科 編輯:VI菲 2022-12-12 08:53:38 加入收藏
4月26日,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全球盛大公演,這部文化大劇由著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先生打造,為了營造身臨其境的“時代感”與“穿越感”,集成了一套極具創意又運行穩定的音頻系統,由易科國際全程負責設計、安裝和調試。
有別于傳統實景演藝,《知音號》的演出劇場置于一條長達120米的游輪上,其原型來自上世紀初武漢民生公司的“江華輪”,是一座可在長江上自由航行的移動劇場。
《知音號》以上世紀初大漢口的商業文化為故事背景,從五福旅游碼頭露天部分拉開序幕,隨后邀請觀眾登上大型輪船,分層移步觀看觸及心靈的武漢故事。三層各具特色的船體空間,燈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廳,浮沉晃動的近百間客房……船上的每個角落都發生過、發生著或即將發生不可預知的故事,而觀眾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參與這個項目令人興奮,同時也困難重重。系統架構的復雜性、施工環境的局限性以及聲學環境的不可控性都是巨大挑戰。同時這又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項目,在持續創作的過程中,導演團隊不斷碰撞出新想法,常需要我們臨時調整擴聲分區,對系統的可塑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一個挑戰在于穩定性,《知音號》公演后,每天都要演出,選用多軌回放加麥克風定點信號路由的形式,完成演出的所有信號通道的分配,為了保證演出順利進行,音頻系統不能出任何問題。最終,在我們整個團隊的努力以及導演組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提供了出色的解決方案。——音頻系統總設計師、易科國際高級副總裁 張濤
整套系統共使用了470多只揚聲器,覆蓋各個角落,總控室輸出音頻通道數達114個,可靈活分區,隨時根據導演的需求進行調整。為了保證穩定性,系統內各個分區均配備了主備交換機,對系統數據有效備份,保障系統安全。Dante通過光纖跨甲板傳輸,一根光纖雙向傳輸64路音頻,節省布線空間的同時還可解決遠距離傳輸與干擾問題。
《知音號》演出劇場包括碼頭、躉船和輪船三個部分,音頻系統覆蓋此三大空間,由易科Powersoft Ottocanali、K系列功放,Symetrix Edge數字音頻處理器以及Allen & Heath dLive數字混音系統組成。
![7.jpg](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2/12/12/dav01_230791_1670806443488_840053491.jpg)
黃包車叮當作響,人們魚貫走上碼頭,還未換取老船票、登上老輪船,演出就已經開始了。
導演團隊要求碼頭演出要有完美的音質表現,因此我們在線路規劃和信號分配上采用左右左的立體聲方式,很好地解決了游客在碼頭上行走時由于梳狀濾波產生的聽感不適等問題,也極大弱化了聲源的存在,讓聲音聽起來舒服、自然,保證了碼頭的音質效果。——易科國際系統應用部經理 遲巖
輪船劇場音頻集成由總控室、舞廳、酒吧、艙室、走廊、戶外甲板六個部分組成。舞廳和酒吧是最為燈火輝煌的所在,旋轉的舞步、晃動的酒杯……畫面和聲音是游客體驗的重點。
船內近100間艙室,其中二層艙室內住著充滿故事色彩的舊時人物。游客可以隨意進入房間,尋找及感受昔日重來的流動風景。
這是一部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文化大劇。我們選用的揚聲器均采用造型或噴涂方式做舊處理,融合裝飾風格,力求極致完整體現那個年代的狀態。——易科國際交付經理 豆健
登船眺望,滾滾長江盡收眼底,千年古城,容納多少悲歡離合。船在漂,人在漂,故事在漂。時過境遷,物換星移,裝載著極具創意又運行穩定的音頻系統的“知音號”正劃過歲月的長河,駛向你我斑駁的夢中。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