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潤光電|杭州亞運開幕式LED屏幕指定供應商 向世界展現美輪美奐的國風盛宴
來源:中潤光電 編輯:站臺丶 2023-09-27 15:24:26 加入收藏
杭州亞運會
The 19th Asian Games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14_2079808304.jpg)
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以下簡稱“杭州亞運會”)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盛大開幕!這是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后中國第三次舉辦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以“潮起亞細亞”為主題,分為“國風雅韻”、“錢塘潮涌”、“攜手同行”三個篇章,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尋靈感,融入典型的浙江以及杭州符號與意象,借助科技的力量,彰顯東方美學的獨特吸引力與感染力。通過“潮起亞細亞”展現新時代中國與亞洲、與世界的文化交融。作為杭州亞運會開幕式LED顯示屏的指定供應商,深圳市中潤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專業的服務,向世界展現了一場美輪美奐的國風盛宴。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15_1910431236.jpg)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超越冬奧會開幕式應用了全球最大規模的LED透明網幕屏,面積相當于9個并排在一起的IMAX巨幕向世界展現不一樣的中國。中潤光電的環幕網格屏是新一代的LED顯示技術,其高通透度、重量輕、安裝簡便和防水的特性使其成為戶外透明顯示領域的佼佼者。在亞運會開幕式上,網幕從材料到設計制作,都是自主研發的。除了展示的效果,還充分考慮到大蓮花的主體承重能力、穩定性、透明度、透風性等。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25_630785687.jpg)
而LED地屏更是中潤光電的另一大亮點。考慮杭州高溫和雨季天氣多的因素,地屏做了防滑,耐高溫特殊設計,從彩排到開幕歷經幾個月,地屏接受著各種考驗。在本屆亞運會上的24k超級地屏不僅在面積上創下了新的紀錄,更以其超高的清晰度和穩定的性能在視覺效果上達到了新的高度。全場視覺震撼,展現新時代中國與亞洲、與世界的文化交融。實現東方美學與西方藝術跨界融合,達成技術與藝術的雙向奔赴。通過地屏、立體透視網幕的配合,加之裸眼3D的視效與虛擬影像的設計,直接把行進的千里江山、江南煙雨、錢塘江潮和綠水青山都“搬”到舞臺之上,營造人在畫中走,畫在景中游的景象。這些皆是自然、科技、體育之潮的體現,更是“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抒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22_1061284757.jpg)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31_1488805262.jpg)
杭州亞運會開幕項目是中潤光電繼成功服務2019年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和第二屆青少年運動會后的又一大型國事活動,展現簡約大氣的大國風范,完成使命與光榮的延續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233_1297132016.jpg)
“我們非常有幸能夠為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提供舞臺上的環幕屏和24k地屏。”中潤光電總經理表示,“這是我們向世界展示中國科技力量的機會,也是我們以科技服務社會、以創新驅動未來的體現。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3/9/27/dav01_232119_1695799500436_1854022946.jpg)
開幕式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尋靈感,融入了經典的浙江意象,中潤光電將其中的體育精神與自然人文的美學精準傳達,向世界呈現源遠流長的東方美學。未來,中潤光電也將承載更多創意,緊跟時代動向,在更多國際盛會上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視覺體驗。
亞運會項目負責人
項目總負責人 |
魏文紅、陳音如 |
售前技術總負責 |
李傳發 |
研發總設計 |
代勇、方公禮、湯鑫 |
物料采購總協調 |
鹿朋利、韋雪玲、劉慧 |
生產執行計劃 |
文汶 |
制造總負責 |
魏文紅、馮亞可 |
品質保障 |
朱德根、郭樂 |
現場技術保障總負責 |
李玉龍、涂磊、張英杰 |
設備總調試 |
方公禮 |
現場技術保障 |
熊玉濤、閆朋濤、譚興東、 沈志輝、陳燕、雷賜亮、 沈志華、羅慧、吳代林、 王天、冉億、白帆、 付起新、沈銘順、李書燕、 楊學遠、楊志旺、梁亞旺、 譚興旺、周桂明、郭光喜 |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