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聯網絡,氣球吹爆的前夕?
來源:詩與星空 編輯:天蠶土豆 2023-11-13 21:23:1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文:詩與星空(ID: SingingUnderStars)
剛剛過去這三年,有一個行業受益匪淺:視頻會議。
尤其是各種集團型企業,為了遠程辦公,紛紛大量采購各種視頻會議軟硬件。很多視頻會議相關產品都賣到脫銷,甚至催生了一些從事視頻會議產品生產的新興企業,被資本青睞,獲得了大量的融資。
如果一個從事視頻會議產品生產的號稱世界第一的企業(SIP話機市場占有率全球第1,統一通信終端全球第2,視頻會議產品全球第5),告訴你2020年和2019年相比營收和凈利潤都原地踏步,增幅微乎其微,你會怎么想?
后來公司2021年、2022年有了一定的業績增長,但2023年三季報又比2022年同期退步了一大截。
01
億聯網絡的銷售區域困惑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星空君想從某東某寶核實下產品的銷售情況,但公司稱絕大多數產品只銷往歐美等發達國家,國內銷量很小。
事實上,國內長期霸榜的,是寶利通。隨著遠程辦公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連華為都要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
為什么不在國內銷售呢?
打開某東,會發現這類商品銷售非常火爆。

而億聯的產品銷量非常有限,連同行寶利通銷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當然了,這很可能和公司基本不做國內市場有關。
唯一想不明白的是:這么有競爭力且國內需求旺盛的產品,為什么不做國內市場?
02
應收賬款周轉情況
財務數據最美妙之處在于,可以用已知的公式計算指標,從而揭示企業經營的問題。
星空君翻了翻,發現公司的營運能力指標趨勢不正常。
所謂營運能力指標,是指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分析比率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周期、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
為了便于對比,這些周轉率又有周轉天數作為參考。也就是說,周轉率和周轉天數其實是一個指標的兩種表現形式。周轉天數越長,周轉率越低,說明公司的該項指標越不正常。
一般來說,在企業經營范圍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營運能力指標是基本不變的。
這個指標進行多年的趨勢對比時,會清晰的揭示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從利潤表看,決定公司凈利潤的主要指標是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通過各種手段增加營業收入或者降低營業成本是最常見的“修飾”財報的手法。
比如通過關系友好的大客戶甚至關聯方進行合作,用提前發貨等方式實現營收的增加,從而增加了利潤。
或者是濫用收入準則的收入確認依據,提前確認收入,都可以實現營收的合法“虛增”。
投資者看不到公司的賬簿和單據,如何判斷營收是否合理呢?
幸好有個財務指標可以將公司的操作手法還原回來: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凈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之比,這個公式的含義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
一般而言,在公司的經營模式和客戶構成未發生大的變動的情況下,即便是營收增加,公司客戶的回款情況是大致不變的,因此應收賬款周轉率也會維持一個比較均衡的水平。
如果公司新增的營收以賒銷為主,且回款效率不高,這個指標就會降低(用周轉天數的話,會增加),此時可以判斷公司增加的營收很可能是“修飾”過的。
先看下應收賬款的絕對值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這個趨勢還是非常驚人的,再看周轉天數并據此推斷合理性。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近年來,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呈螺旋式上升狀態,這并不太正常。
03
存貨周轉情況
存貨是資產負債表中非常“曖昧”的項目,因為它的特殊屬性,特別容易修飾利潤卻很難被發現。
如何理解存貨調整利潤呢?
先從簡化版的利潤計算公式看起:忽略掉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支和營業外收支等項目后,利潤的內核就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費用。
所以在其他項目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能夠降低主營業務成本,就可以增加利潤。除了通過在生產、制造、銷售等環節控制成本外,還有一個環節可以由財務人員控制成本。
銷售商品之后,確定商品的成本價并做賬的過程,叫做轉成本,這是一個會計概念。因為原材料的購進批次不同價格不同,所以售出的成本需要計算確定,結轉成本通常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如果結轉成本的時候,財務人員虛減了銷售成本,那么公司的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就會增加。
結轉到成本的存貨金額減少了,剩下的存貨金額就相對增加了,所以如果存貨金額非常大的時候,就需要警惕。
怎樣判斷存貨的金額是否合理呢?
可以對比連續幾年的存貨周轉率,如果出現明顯的下降且沒有正常原因(周轉天數的話,會增加),則極有可能通過存貨修飾了利潤。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除了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存貨周轉天數外,公司的營運周期也在不斷拉長。
這都“暗示”公司的營運狀況并不那么樂觀,尤其是2023年開始,公司的營收、凈利潤增加乏力,紛紛出現了下滑情況。
04
上市以來的最大經營成果:億聯產業園
星空君曾長期跟蹤億聯網絡的財報,公司是“輕資產”經營的方式,資產常年微乎其微。
不過,2022年開始,公司投入建設億聯產業園,2023年順利轉資。

星空君在億聯的官方自媒體號上看到了這個價值十多億的產業園,號稱能支撐120億產值的生產基地。
在核心業務經營受阻的情況下,公司這是轉型搞產業園出租經營了嗎?

05
現金流疑云
公司閑錢不少,基本上都買了理財,賬面常年30-50億理財產品,沉淀在理財所在的金融機構。
公司都買了誰的理財呢?
半年報顯示,公司買的理財大部分都是銀行保本理財,看似安全。
星空君仔細查了查,具體哪家銀行呢?
廈門農商銀行,咋這么面熟呢?

企查查顯示,廈門農商銀行有一位董事叫林華,他曾經是金圓資本管理的總經理,而金圓資本管理持股億聯凱泰16.67%的股份,億聯網絡是億聯凱泰的大股東。
雖然從股權架構上,廈門農商行和億聯網絡不算關聯方,沒有直接的關聯關系,但是從歷史投資記錄來看,二者的關系比較曖昧。
那么,億聯網絡購買廈門農商行的理財,有沒有暗送秋波?就值得細品了。
- END -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