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發展:比預期更快
來源:Display 編輯:ZZZ 2024-12-17 09:21:11 加入收藏
MiP(Micro LED in Package) 技術在2024年的最后一個季度異軍突起,成為LED顯示領域進入2025年的一股重要新變量。
隨著利亞德利晶宣布第一期高階MiP產線正式投產,以及三安光電在行家說顯示年會上宣布MiP0202實現批量量產并計劃推出新一代集成Micro IC的AMiP產品,越來越多的積極信號表明MiP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些進展相較于產業人士原先預測的2025年,至少提前了半年。
那么,標志著MiP技術步入新階段的顯著特征有哪些呢?同時,MiP技術的快速發展又將對明年的市場競爭格局產生哪些影響呢?
01
MiP從產品化到商業化
目前,隨著頭部企業相繼宣布批量投產及后續產能規劃,MiP技術正從產品化階段穩步邁向商業化階段 。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4/12/17/dav01_236858_1734398629595_1873298352.jpg)
這表明MiP已經通過研發和小批量驗證,具備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在良率與成本方面達到了旗艦或差異化產品相對能接受的狀態,預計在2025年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和推廣 。
從芯片尺寸來說,MiP雖具備天然的降本優勢,被視為Micro LED大屏應用的潛力方案;但從商業角度來看,只有實現規模化,才能達到預期的成本降低;這也是進入消費市場的底層邏輯。
根據產業數據顯示,隨著MiP產能的逐步提升,成本呈現出顯著的下降趨勢。具體而言,當MiP月產能達到1000kk時 ,成本將 下降20% ;若月產能達到2000kk,成本將下降30%;若月產能達到5000kk時,成本將下降50%;若月產能達到10000kk時 ,成本甚至進一步下降到70% 。
結合企業產能規劃及產業發展前景來看,到2025年,已投產企業計劃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實現翻倍,同時其他企業也將進入投產階段。在這種樂觀預期下,行業的總產能有望接近10000kk/月 ,相較于現有產品,MiP成本下降幅度將有望超過50% 。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4/12/17/dav01_236858_1734398629600_1402857855.jpg)
同時結合企業對MiP產品定位來看,該技術主要針對高端顯示市場,尤其是P0.9及以下的細分應用場景,隨著LED顯示點間距競爭從≤0.9進一步下探至≤0.7,MiP在應用和推廣方面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競爭基礎。
02
MiP方案升級-AMiP
除了在規模上的逐步拓展,技術與產品形態的革新也構成了MiP尋找降本乃至打開更多應用市場的另一關鍵途徑。
當前,產業推出了MiP升級方案——集成 Micro IC的MiP方案 (即行業中俗稱的“AMiP”)。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4/12/17/dav01_236858_1734398629600_1832505235.jpg)
三安光電Micro LED自主子品牌“艾邁譜”開發的AMiP產品在11月28日成功點亮 。
據行家說Research了解,AM驅動的加持可讓顯示產品杜絕“毛毛蟲”問題,提高觀看的舒適度,實現線路簡化、PCB層數減少,無反向電壓沖擊,穩定性高等優勢。艾邁譜認為,AMiP是產業的新物種,打破了傳統LED的顯示邏輯,未來可實現對當前小間距市場應用場景的覆蓋。
12月5日,麥沄顯示在其官微上宣布已實現Micro IC、Micro LED的異質構成并成功點亮Driver-MIP產品 ,預計到2025年底,將實現2000kk的MIP 和500kk的D-MIP 月產能釋放。
此外,洲明科技在其今年20周年慶典上,也首度發布了AM Driving MIP新產品 。
利亞德則繼續采取合作策略,攜手各方共同推動玻璃基高階MiP產品的量產與應用 ;據此前公開信息,利亞德玻璃基高階MiP產品嘗試將AM電路/IC與LED芯片緊密集成在同一燈珠內,并通過玻璃鉆孔技術將焊盤轉移到背面。
03
MiP產業鏈正逐步完善
MiP技術商業化進展相對緩慢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產業鏈尚未成熟。然而,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上中下游企業均通過合作、控股和并購等多元化布局策略,積極參與到MiP技術的備戰中。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4/12/17/dav01_236858_1734398629608_704859946.jpg)
這種現象不僅彰顯了企業對技術創新及市場競爭力的高度重視,而且反映出在間距微縮化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贏趨勢日益明顯。
04
行家說Research總結
在LED顯示行業,產能供過于求和內卷化趨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使得尋找新的增長點變得尤為迫切。Micro LED技術因其在大屏應用中的潛力,正逐漸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MiP作為解決Micro LED巨量轉移、修復和走線等難題的技術路徑,已經成為大屏市場的一個關鍵切入點。從LED顯示屏頭部廠商的介入就能看出端倪,而MiP資源,MiP產品定位及MiP產業鏈分工是接下來的商業化的挑戰。
其中,MiP與COB競爭可能是大屏產業化的第一道商業挑戰。 盡管MiP技術目前仍處于初期投產階段,相較于成熟的COB技術,在產能、規模和成本方面尚存差距,但MiP技術的介入,有可能使COB技術從原本的市場進攻角色轉變為防守。
再者回到MiP自身,當前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場的細分領域,這種策略短期將有助于提升其在技術創新和品質上的品牌形象,但如果不能找到足夠大的新場景或遇到COB的強力阻擊,導致MiP無法利用規模經濟發揮成本潛能 ,發展也會受到阻礙。但長期而言, MiP技術非常有機會成為新技術點,并在更廣泛的市場應用和規模化中發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