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工程師必須知道的線陣列音箱通用測試方法
來源:天瑪音頻 編輯:lgh 2025-01-02 11:13:24 加入收藏
線陣列音箱測試方法及配置
工作| 前言
線陣列音箱因其良好的頻率響應、指向性、聲壓級和穿透力等特點,在大型場合如演唱會、劇院、體育館等場所被廣泛應用。然而,為了確保線陣列音箱在實際使用中能發揮出最佳性能,對其進行科學的測試和合理的配置顯得尤為重要。
線陣列音箱聽音的測試方法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5/1/2/dav01_232598_1735787633632_1104729292.jpg)
以下是線陣列音箱聽音的一些常用的測試方法:
遠距離傳輸能力
音箱系統的“遠距離傳輸能力”,即指其能將原始聲音信號無失真、準確傳達至最后一排觀眾區域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線陣列音箱尤為重要,因其多應用于室外或寬敞的聽音環境,這也是眾多項目傾向于選擇線陣列音箱的主要原因。
測試方法:
可站在場地中距離音箱最遠的位置,仔細感受聲音是否仍具有“近在眼前”的清晰感。若在此位置仍能保持聲音的清晰度和真實感,則說明音箱系統具備良好的“打遠”能力。
頻響曲線
在線陣列音箱的試音場合中,平直的頻響曲線顯得尤為重要。線陣列通常用于開闊的聽音環境,要求無論聽眾處于哪個位置,聽到的聲音都應保持相對一致。因此,良好的線陣列音箱應在近、中、遠場都具備平直的頻率響應和覆蓋。頻繁調整中頻/高頻的頻響可能意味著在垂直平面的耦合狀態不佳。
測試方法
一個有效的檢查方法是,從近場逐步走向遠場,同時仔細傾聽聲音的表現,以評估頻響的平直性和覆蓋的均勻性。
高頻的水平覆蓋角度
測量音箱的相位響應,以確保其在多音響系統中能夠正確地合成聲音。高頻信號衰減迅速,遠距離觀察時需特別關注高頻表現。實際上,系統的水平覆蓋角度主要由高頻的水平覆蓋決定。因為頻率越高,其指向性就越強,形成的角度越尖銳,因此難以將其擴展為較寬的角度1相位測量設備可以用于這一測試。
測試方法
在陣列前方從左至右移動時,要留意聲音是否始終給人“近在眼前”的直觀感受。當達到系統的最大擴展角度時,應特別關注語言的清晰度,即能否輕松理解聲音內容。一旦超過這個角度,聲音應逐漸減弱,類似頻響曲線中的“滾降”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陣列音箱的實際聽感與理論參數存在差異,理論數據往往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體驗卻可能大相徑庭。
MF/HF直達聲
![](http://img.dav01.com/eRemote/2025/1/2/dav01_232598_1735787633638_860871711.jpg)
在陣列下方,不應存在MF/HF(中頻/高頻)的直達聲。若陣列下方區域出現MF/HF聲音,則表明聲音耦合效果不佳。具體來說,在垂直平面上,這些“邊緣”聲音會出現在陣列的上方和下方;而在水平平面上,它們則真實地出現在陣列的邊緣。在陣列下方聽到的這些耦合不佳的“邊緣”聲音是非常不理想的,因為這意味著有相同數量的能量被向下反射,同時也有相同數量的能量被向上反射到天花板。
測試方法
在陣列下方聆聽聲音時,觀眾所接收到的中頻/高頻聲音應主要來源于房間的反射。
也就是說,站在陣列下,你聽到的中頻和高頻聲音不應該是直接來自音箱的,而是應該通過房間壁面等反射后到達你的耳朵。
線陣列音箱的配置方法
線陣列音箱的配置方法應根據場地大小、形狀、高度、觀眾分布、聲學環境以及預算等多個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調整。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配置建議:
- 01 -
小型場地
如小型會議室、酒吧、小型演出廳
面積:約50-300㎡
建議配置小型線陣列音箱系統,可能包含1-2個音箱單元,配合適當的功放和調音設備。
小型場地更注重音質的清晰度和細膩度,因此選擇音質表現良好的音箱型號。
- 02 -
中型場地
如中型會議室、劇院、中型體育館
面積:約300-1000㎡
建議配置中型線陣列音箱系統,可能包含2-4個音箱單元,根據場地形狀和觀眾分布進行布局。
中型場地需要兼顧音質的清晰度和音量的大小,以確保所有的觀眾都能獲得良好的聽覺體驗。
- 03 -
大型場地
如大型會議室、大型劇院、體育館、音樂節現場
面積:1000㎡以上
建議配置大型線陣列音箱系統,可能包含多個音箱單元(如4個以上),并可能配合懸掛系統、子音箱和延時系統等,以實現廣泛的覆蓋和均勻的音效。
大型場地對音響系統的要求更高,需要選擇具有高聲壓級、遠距離覆蓋能力和良好指向性的音箱型號
#注意#
在實際配置過程中,還需要考慮音箱的吊掛件、重量、把手等設計是否方便快速安裝和拆卸,以及接口是否標準化、易于連接。同時,還需要根據場地實際情況進行模擬和測量,以確保音箱系統的最佳性能。
綜上所述,線陣列音箱的測試與配置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通過科學的測試和合理的配置,可以確保線陣列音箱在實際使用中發揮出最佳性能,為觀眾帶來卓越的音覺體驗。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