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借道出擊,或將再次縮小長虹與美的等其他家電對手之間的差距。</p> <p> 2009年8月13日,美菱電器公告稱,已通過了參與競購合肥興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興泰控股”)所持有的合肥美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美菱集團”)股權的議案。此前7月31日,美菱電器第二大股東興泰控股發布了《關于合肥美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轉讓公告》,有意轉讓剝離部分負債資產后的美菱集團100%的國有股權。</p> <p> 據悉,美菱集團的產權主要包括長期投資和無形資產,長期投資是指美菱集團旗下美菱英凱特家電(合肥)有限公司、合肥英凱特電器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家電工貿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的100%國有股權,以及合肥美菱包裝制品有限公司51.74%的國有股權;無形資產則指“美菱”注冊商標及“美菱”商標專用權。轉讓底價為11120萬元。</p> <p> 對于這次股權競購,美菱電器表示是出于公司發展規劃和“美菱”品牌統一維護管理的需要。美菱電器曾是美菱集團的子公司,后來卻被四川長虹控股。有市場分析人士告訴《IT時代周刊》,美菱電器此舉的真實原因,應該是長虹有意整體收購美菱集團,從而為它還不算強大的家電業務再次注入新的資源,爭搶更多市場話語權。他說,包括美的在內的其他一些家電巨頭也明確表示要參與競購,這讓長虹無法坐視。</p> <p> <b>曲線出擊</b></p> <p> 美菱集團100%國有股權的轉讓計劃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p> <p> 知情人士介紹,由于要在2008年內將重點監管的企業由67戶減少到22戶,合肥市國資委在去年初就公布了一則題為《合肥今年要打國企改革攻堅戰》的公告,計劃通過競價轉讓方式實現國有資本退出。美菱集團就被列為重點改制對象之一。</p> <p> 2008年7月14日,合肥市國資委將美菱集團100%國有股權,包括上市公司美菱電器7.49%的股權,無償轉給新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興泰控股后,再投入8000萬元完成了美菱集團1811名員工國有身份的退出。同月31日,興泰控股在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首次發布了《合肥美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轉讓公告》,轉讓除美菱電器7.49%的資產和長虹的美菱冰箱商標權利資產外的全部產權,轉讓底價為3.58億元。</p> <p> 2005年11月6日,長虹以大約1.74億元的價格購得美菱電器20.03%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次年2月16日,長虹董事長趙勇當選美菱電器董事長。按照去年業界的傳言,長虹有意買入美菱集團100%國有產權,但又有計劃將美菱電器控股比例提高到30%以上,在權衡之后還是覺得增持美菱電器比全資持有美菱集團更加劃算(2008年12月1日,美菱電器的股價為3.2元,長虹若在二級市場收購其10%股權,代價不到8000萬元,而收購美菱集團100%股權則需要3.6億元),所以并未出手。</p> <p> 及至2008年11月末,興泰控股與美國私營投資公司CNAG基金就收購美菱集團的國有股份初步達成共識,后者為此還繳納了1200萬元的競買保證金。雙方在2008年底達成了轉讓協議。當時,CNAG基金總裁克力斯表示,在對美菱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后,公司有意將美菱推入美國股市,使其成為繼海爾公司后第二家中國家電企業在美上市的公司。但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劇,轉讓工作沒有最終完成。</p> <p> 今年5月,興泰控股再次啟動股權轉讓計劃,將美菱集團的7家核心業務子公司分拆成冰洗業務、包裝制品和制冷管道等三大資產包分別掛牌轉讓,但很快就宣告失敗。此后,一位了解此次股權轉讓內幕的人士稱,興泰控股曾專門與長虹進行溝通,并在7月作出了整體轉讓和降低轉讓價格的決定。</p> <p> “興泰控股作出的調整,似乎是在為長虹量身定制。”日前,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指出,興泰控股要求受讓方不得更改轉讓企業的法人主體地位和當前業務類型;未來5年內,受讓方必須在合肥市新增投資1億元以上,且保證美菱集團在合肥市繳納的稅收年均不低于1500萬元;必須確保“美菱”商標和商號不被以任何形式淡化,“美菱”牌產品在合肥的產量不低于生產總量的70%,且年增長率不低于20%。此外,新的美菱集團還要保證現有在崗員工80%以上不失業。</p> <p> 張小嘎還說,長虹入股美菱電器后對該企業的改造成效明顯,這讓它贏得了合肥市國資委的好感。而且,它正在合肥建設新的冰箱基地和工業園,有對這一地區持續投資的計劃,所有這些條件為其他競購者所欠缺。</p> <p> <b>取長補短</b></p> <p> 轉讓價格的巨大落差,是長虹決定出手的主要原因。</p> <p> 從去年7月14日3.5818億元的轉讓底價變成目前的1.112億元,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解釋道:“此次轉讓的標的較去年的標的已經有了變化,剝離了部分資產。”他說,美菱集團擁有12家控股企業和17家參股企業,此次剝離的資產大多與冰箱業務無關,且美菱集團中旗下最優質的“洗衣機業務”也不在轉讓之列。</p> <p> 那么,并購興泰控股所持的國有股權,對長虹來說意味著什么呢?</p> <p> “取長補短。”長虹資產運營部部長楊軍如是解答。他指出,“美菱”商標共注冊了28類商品,但美菱電器僅擁有美菱在冰箱領域的商標所有權,這意味著長虹也只有美菱冰箱的商標使用權。而美菱集團卻擁有除冰箱、冰柜、空調外多類產品的“美菱”商標無償使用權,有效期為24年。并且,洗衣機、小家電、包裝制品、制冷管道等產業目前盈利能力很好,也是長虹沒有而期望擁有的產業。業界認為,如果能獲得美菱集團的這部分資產,將給長虹家電業務未來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p> <p> 為了能順利完成這筆股權交易,美菱電器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p> <p> 在5月12日至7月28日期間,它先后出售了手中持有的科大訊飛和中國太保的股份,套現6599.63萬元。此金額是美菱電器2008年全年凈利潤的2.57倍</p> <p> 美菱電器一位高層坦承,售股與控股股東長虹在2008年10月作出的“現金為王”戰略調整有關,而變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未來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包括可能進行的并購。他說,美菱電器董事會已授權經營層在必要的情況下,在二級市場出售公司持有的其他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p> <p> 而美菱電器剛剛發布的2009年年中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約為3038萬元,同比增長114.18%。美菱電器華北大區營銷總監唐義亮表示,公司手中的現金足以應付價格在1億元左右的收購。</p> <p> 據悉,為了盡快完成美菱集團資產的轉讓工作,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與興泰控股聯手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提前對相關資產評估,并就整體轉讓方案的各個細節進行研究,受理當天就完成了轉讓資料的審核及轉讓項目掛牌的全部工作</p> <p> <b>競爭懸念</b></p> <p> 確切消息稱,包括美的電器在內的部分家電業同行有意參與競購,這是長虹授意美菱電器挺身而出的主要原因之一。</p> <p>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長虹在國內黑電領域雖有地位,白電卻只有空調業務受業界關注。繼2005年11月購得美菱電器股份,2007年12月競得華意壓縮9710萬股股份(占總股數的29.92%)后,長虹風頭漸顯。但在2008年2月,長虹卻在與美的競購無錫小天鵝24.01%股權時落敗。再看對手:美的、康佳等企業競相在合肥等地建立家電工業園,就連TCL、海信也都不甘落后地擴大相關產能,并叫囂要當國內家電行業的“一哥”。</p> <p> “美的已經憑借對小天鵝的并購,形成多品牌優勢,覆蓋高、中、低檔全線產品。且小天鵝在一、二級市場的出色表現,可以與在三、四級市場高度滲透的美的在銷售網絡和客戶資源方面互補。”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長虹也需要有這樣的“市場通吃”能力,美菱集團正在出售的資產恰好能滿足它的要求。</p> <p> 不言而喻,接下來的股權競爭將十分激烈。因此,有觀點認為,盡管合肥市國資委似乎更傾向于將資產轉給有長虹撐腰的美菱電器,其設置的多個前提條件也都有利于后者,但這并不意味著長虹就能勝券在握。由于近些年家電市場競爭日漸殘酷,斷絕對手的擴張的希望遠比日后勞心費力地堵截要明智。這也就意味著,目前長虹尚能接受的股權報價還有可能上漲,花落誰家仍將是個謎</p>